这两天各种社交平台铺天盖地的全部都是马来西亚飞机的报道。在此衷心祝愿他们能平安归来。最开始的真假消息混杂传播,到各种祝福段子,空难指南,还引发了关于媒体第一时间采访受害人家属的道德问题以及护照谜案,关于这次飞行事件以及其延伸报道几乎占满了微博头题。
对比以前没有微博这类社交平台的时候,人们的消息来源及其单一,无非是电视和报纸。还记得汶川地震的时候,那是还是中学生的我,没时间收着电视报道,只能去报亭买报纸,那几天报刊亭被各种书报染成了黑白,然而生意格外火爆。报纸里面有很多地震中发生的感人的小故事,读过之后不禁泪下,想分享给其他人的愿望十分强烈,于是把那一小块剪了下来,带到教室给同学们传阅。一轮下来之后,这张小纸条就已经破损不堪了。这就是当时的状况,然而现在有了微博,我如果再想要传播一条感人的小故事的话,就变得轻松简单得多,轻点转发,还能加上自己的感受,实在没有感受就加根小蜡烛。传播的范围也不仅限我身边的人,凡事关注我的人都能在我转了这条故事之后立即看见。感谢微博让分享变得简单。
然而这个简单仅仅是对于故事分享者而言。作为故事的接受者,这种分享的便利实际上也是一种负担。分享难度的降低造成了分享质量的下降和数量的上升。以前我只会分享一个足以感动到我去刻意剪下来的故事,但是现在也许只要稍微能泛起点涟漪的故事我都愿意转一转,何乐而不为呢?又不麻烦,而且还显得这个人很善良,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可是如此低门槛的美好人格展现方式必然导致很多人纷纷点击起来,本来微博上关于某事件的发言人也就那么几个,就出现了我的好友都转了这条微博,一条微博我要看十几次,或者几十次。看到最后感动荡然无存,厌烦的感觉倒悄然而生,让人怀疑自己是否丧失了同情心,人格出现了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某些应用的兴起,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前一分钟我在豆瓣看到的段子,现在在微博以最右或者23333,这种脑逼字眼转发,相信下一秒就有人以今日最佳的名义发到朋友圈。社交平台的同步化日趋严重。朋友圈本来就是发一下原创生活日常之类的琐事,或者心情记录,有人非要把它当成宣传工具,搞得乌烟瘴气臭不可闻。
所以科技使人变得更加冷漠是有道理的。科技的快捷便利通过大量的反复出现以及更短的思考时间减少了我们的同情心。难道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有办法,办法很简单,转发之前多思考一会,想想为什么要转,是真的收到了感动还是只是闲得发慌没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