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中国的历史阅读笔记之八
对于日本来讲,神风的来源与蒙古人的远征有关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的写作风格在《驰骋的草原》一章节发生了巨变。这一章节的写作视野和风格明显出现了不同,而这一章节的序言也是来自大陆蒙元史学专家姚忠汉之手。
在有限的史料中去看待草原的变迁,跳出“汉人”的角度来阅读这一章节,才能逐步体会文明以不同形态的发展,我又查询了杉山正明的其他汉译作品,分别为《游牧民的世界史》《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
如何跳出汉人的观点去审视其他民族的成就,是一种再教育的过程。在针对《游牧民的世界史》时,有这样的评论:《游牧民的世界史》是写关于游牧民与农耕民数千年的共存、交往、冲突、融合的总论!观察近代之前的欧亚大陆,成为其历史驱动力的游牧民,检视“国家”与“民族”的定义。这是本书的目的……从“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疆域东至大兴安岭西抵咸海的突厥、耶律大石的黑契丹,到建立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草原上的游牧民一直扮演着历史的重要角色、改写历史的进程、重划了各区的政治地图。
如果从更为广袤的角度去审视,那么这样的写作雄心是值得敬佩的,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1000多年间,欧亚大陆舞台上真正的主角就是游牧民,成为最与“国家”背道而驰的边缘存在的游牧民,实际上在过去支撑了人类史,当蒙古帝国成为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便创造了“世界”,“世界史”诞生于1206年,不是沃勒斯坦的1450年欧洲“世界体系”!
从这段话中体现出来历史叙述,不仅仅是局限在亚洲,而是从欧亚大陆来记述的。也正因如此,在杉山正明的草原上包含了一部分亚洲腹地的历史,但那不是全部。所影响的地域从现在的长白山一直延续到葱岭,而中原文明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在中国的历史中,此阶段的中文历史记载大多语焉不详。而如果和其他地域的历史遗迹和记载相结合的话,才能一一呈现出来。
草原依旧还在,人的名字都已随风而逝,牛羊安静的生长,河流缓慢的路经。敕勒川的民歌到现在还在传唱。从更远的时空传来的消息,还是能被听到和刻录。
草原上的鲜花,每一年都在盛开,每一年都在等待牛羊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