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们没有微信,
没有朋友圈没有公众号。
新闻看到哪位名人去世了,
在乎的一阵悲恸,而后各种怀念;
不在乎的,看过一眼新闻,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可是现在不了,
现在有公众号,
每一位名人的离去,
都是一个热点和选题,
小编们个个打了鸡血似的,
找角度、找观点;
搜段子、搜图片,
只为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一篇推文,
然后获得点击和传播,
整个过程要一气呵成,
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让你去思考其他的,
包括:“我到底有没有觉得伤感。”
实话是,你根本来不及伤感,
因为市场要求你光速去找出角度去推文。
结果,当所有的人或事在你眼中都变成了一堆“素材”,
是会丢失很多作为人本身应该有的很多情绪的。
有时候为了从生活中找素材,
会去朋友们中间收集故事,
问问他们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感动或有感触的事情。
每个人都能讲出一些,
而且讲的时候声情并茂,
告诉我非常感动、非常有感触。
可我听完,总是木头人一般,
首先是接触了太多同类型的故事,
觉得所谓“泪点”已经烂大街;
有的则是觉得感动得太肤浅,
提炼不出什么有用的观点。
总之,我很难被他们感动,更谈不上有什么感触。
我还会告诉他们:你说的这个事儿,很多啊。
这对他们来说,就像一盆冷水。
我还会问他们:为什么感动,感触什么?
这种时候,他们通常会沉默,
因为他们无法回答我的问题,
很多人在生活中获得感动往往就是一瞬,
可能集中了很多情绪,然后迸发。
而这种感动,用语言总结不出来,
就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感觉而已。
后来有位朋友问我:
“你有多久没有感动过了。”
这一问,也问倒了我。
我仔细思考,最近的一次感动是什么时候?
没有,我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什么时候,我变得如此麻木了。
看到任何场景,听到任何故事,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表示了什么?能提炼点什么?
与其说这是一种思考,
不如说是一种职业病,
但我不喜欢这种职业病,
这种职业病让我变得感情越来越淡漠。
与经历过世间百态,
不再轻易被感动的状态不同。
人家是淡定和洒脱,、
而类似我这种是真正的淡漠。
目的性太强,真的会埋没真心。
这是可怕的。
人生之所以有趣,
正是因为有喜怒哀乐,
有一些单纯没来由的情绪,
会因为一朵花开而感动;
会因为一片云的飘过而心生欢喜。
一直都在说:该把日子过成诗,
结果我过得全是“哲理诗”!
有没有用我不知道,但越来越没意思是真的。
之前有部电影叫《搜索》,
姚晨扮演的女记者发现了一个新闻,
并听过网络将其发酵为全民热点。
最后新闻中的当事人癌症去世,
她因此丢了工作,也丢了感情。
因为大家指责她:没有感情,冷血。
而从她自己的角度出发:我只是想做个大新闻啊,
我怎么知道当事人有癌症啊!
电影制作的背景是根据“媒体道德”而来的,
但我在这其中看到的,
是一个人目的性太强,而因此丧失情感能力的悲剧。
一个不能感知情感的人,
就像一台没有血肉温度的机器,
生活就是机械运转,
目的就是炮制出别人想要的东西。
这真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