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合的继承关系
Collection是继承自Iterable
二、什么是Iterable
1 . Iterable是可迭代的意思
2 . Iterable是一个接口
3 . 我们看一下官方解释:Implementing this interface allows an object to be the target of the "for-each loop" statement.
简单意思就是:实现此接口,让对象允许成为"for-each loop"的目标。
相信什么是"for-each"大家都知道
4 . 里面有三个方法:
- 1 Iterator<T> iterator();生成一个迭代器
Iterator<T> iterator();
- 2 default void forEach(Consumer<? super T> action);根据action对内部元素进行遍历
default void forEach(Consumer<? super T> action) {
//判断动作是否为空
Objects.requireNonNull(action);
for (T t : this) {
action.accept(t);
}
}
- 3 创建一个分割器(Spliterator),这里先不了解。
default Spliterator<T> spliterator() {
return Spliterators.spliteratorUnknownSize(iterator(), 0);
}
那么我们简单定义一下,实现此接口的类会成为一个可迭代的容器。
三、什么是Collection
1 . 通过注释我们可以知道Collection是所有集合的根接口
2 . Collection中包含了很多处理容器中各种元素的方法,比如:增加,移除,比较(两个集合),转换(数组或者其他)
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定义一下,这个Collection接口就是给实现它的容器提供基本规范的方法;
四、什么是List
1 .List是List家族的顶级接口
2 .List是一个有序集合序列(在我看来线性表)
3 .从List中的各种方法看来,List就是用来规范List家族的接口
4 .List家族的成员都必须实现这个接口,实现其中的方法,成为List的一员
5 .List家族有四个成员ArrayList、LinkList、Victor、Stack
这里简单总结一下,这些接口都是用于规范的,并没有实现具体逻辑。
五、ArryList是如何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要看ArryList的源码了,但是在看源码之前我们要理清思路,我们重点看什么?
- 1 ArryList的重要方法,添加,移除,扩张,比较等等还有与其相关的属性
- 2 ArryList的迭代器
1 . ArryList的迭代器,ArryList中有一个内部类专门实现了迭代器接口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E> {}
2 . 虽然List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迭代器,但是List对这个基本的迭代器的功能并不满足,所以下面有产生了一个List专门用的迭代器:
private class ListItr extends Itr implements ListIterator<E> {}
3、初此之外,ArrayList覆写了父类和List接口的方法,添加,移除,扩张,比较等等。
- 1 ArrayList是通过数组实现
- 2 ArrayList扩张是数组的copyOf()方法,第一次扩张数组大小变为10,后面如果要扩张的话,大小变为以前的1.5倍
- 3 对ArrayList的中操作迭代器会改变ArrayList的成员变量,但是如果只对ArrayList操作,则没有影响迭代器
- 4 ArrayList里面的元素是无序的(没有按大小顺序排列),他是根据插入元素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源码分析
ArrayList的源码比较清晰,这里只讨论是如何自动扩张的。
我们知道ArrayList是基于数组的,数组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对了,就是一旦生成了就大小固定无法扩展了,那么ArrayList是如何自动扩张的呢?
首先看向add()方法:
public boolean add(E e) {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Increments modCount!!
elementData[size++] = e;
return true;
}
这里有一个调用了ensureCapacityInternal()方法,翻译一下:确保容量内部,那这个方法是干什么的呢?我们跟踪查看一下。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minCapacity) {
//判断当前使用的数组是否为空数组
if (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最小的容量为DEFAULT_CAPACITY和size+1的更大者
minCapacity = Math.max(DEFAULT_CAPACITY, minCapacity);
}
ensureExplicitCapacity(minCapacity);
}
从第二行看起,elementData是一个全局变量,用来表示ArrayList当前正在使用的数组,当前正在使用的数组是否是空数组,如果是空数组的话,最小容量就是DEFAULT_CAPACITY(10)和size+1的更大者。
好了看看第六行,又调用了一个ensureExplicitCapacity()方法,解释一下:确保明确的容量,我们再跟踪查看,等会儿再回来。
private void ensureExplicit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ArrayList的结构变化增加了一次
modCount++;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一定会执行
grow(minCapacity);
}
modCount是什么? ArrayList 发生结构变化的次数。
接下来看看第6行:如果最小容量大于当前正在使用的数组的容量,就执行 grow()方法,我们继续追踪grow()方法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新的容量是旧的容量的1.5倍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 新容量小于最小容量的话,就把最小容量赋值给新容量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新容量大于数组最大容量,就把整数的最大值赋值给新容量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 minCapacity is usually close to size, so this is a win: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重点来了,看向第13行,数组实际扩张的办法,通过Arrays的静态方法copyOf()。我们追踪一下这个方法:
public static <T> T[] copyOf(T[] original, int newLength) {
return (T[]) copyOf(original, newLength, original.getClass());
}
啊哈,又调用了它的三个参数的重载方法,我们继续追踪:
public static <T,U> T[] copyOf(U[] original, int newLength, Class<? extends T[]> newType)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T[] copy = ((Object)newType == (Object)Object[].class)
? (T[]) new Object[newLength]
: (T[]) Array.newInstance(newType.getComponentType(), newLength);
System.arraycopy(original, 0, copy, 0,
Math.min(original.length, newLength));
return copy;
}
完成了,就是直接new一个新的数组,然后再把旧的数组的数据复制回去。
接下来我们要返回到add()方法中完成最后的步骤了:
public boolean add(E e) {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Increments modCount!!
elementData[size++] = e;
return true;
}
给当前正在使用的数elementData添加元素,这里有个问题,size中的是什么呢?大家可以猜猜哦。。
六、LinkList是如何实现的
我们先看一下LinkList的继承关系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
extends AbstractSequentialList<E>
implements List<E>, Deque<E>,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我们可以看见LinkList比ArrayList多实现了一个接口Deque<E>,那么这个接口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public interface Deque<E> extends Queue<E> {}
通过注释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接口是一个线性双端队列,它支持容量限制的双端队列。
在这里我们对LinkList有了一点了解。接下来我们看看LinkList的注释。
* Doubly-linked list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de List} and {@code Deque}
* interfaces. Implements all optional list operations, and permits all
* elements (including {@code null}).
大致意思是:LinkList是一个双链表,可以操作所有元素
1、LinkList与ArrayList不同,他是双链表
2、LinkList的扩张与删除就是结点的增加和删除
3、集合中的元素是也是无序的,他是根据插入结点的位置来排列的
4、判断是从头结点插入还是从尾结点开始插入做了优化
源码分析
为什么说LinkList是双链表呢?
/**
* Pointer to first node.
* Invariant: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
* (first.prev == null && first.item != null)
*/
transient Node<E> first;
/**
* Pointer to last node.
* Invariant: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
* (last.next == null && last.item != null)
*/
transient Node<E> last;
LinkList定义了一个头结点和一个尾结点。Node是LinkList的内部类,我们看看他这个结点是怎么实现的: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Node<E> next;
Node<E> prev;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首先Node是一个私有的静态泛型类,它有三个全局变量,第一个变量是结点储存的元素,后面两个变量分别是当前结点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很简单。
接下来我们看看LinkList的插入结点的方法add()
public boolean add(E e) {
//直接插入默认插入到尾部
linkLast(e);
return true;
}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检查这个索引是否超出链表的边界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链表为空的时候或者想要插入到尾部的时候直接插入到尾部
linkLast(element);
else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我们可以看见 LinkList的add()有两个重载方法。
直接插入话,默认是插入到尾部的。
如果过通过索引插入的话,我们看向第15行:
这里执行了linkBefore()方法,插入之前的查找工作,传入了需要插入的元素和node()这个方法的返回值
我们先看看node()这个方法是干什么的:
Node<E> node(int index) {
// assert isElement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这里代码很简单,如果请求插入的索引小于size的一半则从头开始遍历,反之则从尾部开始遍历。返回的也是一个节点
然后我们看看linkBefore()方法:
/**
* Inserts element e before non-null Node succ.//把我们要插入的元素插入到suuc这个节点之前
*/
void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
// assert succ != null;
final Node<E> pred = succ.prev;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succ.prev = newNode;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pred.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这部分代码的意思就是把我们需要插入的节点插入到我们用node()方法找到的节点的前一个节点那里。
好了LinkList的源码主要也是分析add()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