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内容
小说中主人公陈士成一心科举,想着“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然而却连考十六次,次次皆落榜。在又一次落榜的打击下出现了幻觉,想起了祖母的话“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于是陈士成跟随着白光在家中挖掘无果后,寻到城外,最终淹死在离西门十五里的万流湖里。
科举制度
先说一下科举制度,科举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多年。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进入各级政府任职,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同时也为封建王朝选拔了大批人才。
明清时科举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严复曾对科举制这样描述:“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封建王朝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于是大批的读书人选择了科举这条路,只要考中举人,就有机会做官。或者选择继续参加考试,考中进士,从而走向仕途。如果没有考中,只能回家继续埋头苦读,等待下一次考试时再次应试。就这样,周而复始。
科举考试造就了一些读书人。同时也害了一些读书人,一心考取功名,却屡试不第。除读书外一无所长。陈士成就是一个科举考试的牺牲者。陈士成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子弟,只有走读书应试的道路,是封建社会做成了科举这个套子把他牢牢套住。饱受科举的摧残。最后精神崩溃,溺水而亡。
陈世成的死无疑是个悲剧。但却无人问津。人们都选择了漠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经县委员相验之后,便由地保抬埋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也许人类的悲欢真的并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