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毕业季,招聘场上屡次上演戏剧性的矛盾戏码。一方面,年年都被渲染为史上最难毕业季。另一方面,雇主愁眉苦脸为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发愁。供需双方产生严重错配的现象,大学生想找工作却处处碰壁,老板想找员工却大海捞针。可以说,不仅生产活动需要供给侧改革,教育界同样急需一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而最近引起热议的“本降专”就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众所周知,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的。经过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冲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才可以昂首挺胸迈入大学的校门。可大学的教育模式与我们一直接受的被动学习有着天渊之别。大学的可贵在于自由,学校给予学生极大的自主权。大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主学习,培养自我兴趣,追寻自己的多种可能性。这也可以看作是我们对高考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的一种修正和补救。
可是人的天性本来就喜欢舒适,加上紧绷之后的放松就如脱缰野马,大学生在自由安逸的大学生活里矫枉过正迷失了自我。没有了外在的约束,内在的自控又不足,造成不少的大学生放任自流,荒废学业。这种风气又在耳濡目染下越来越严重,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认真学习反而成了大学的异类。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放纵自我导致自身素质不高,长期积累下来让社会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态度,不再信任大学生的能力,大学文凭只沦为一张装饰纸。普遍大众对大学生的怀疑,又加深了读大学是轻轻松松的错误意识。大学生更加理所当然的放松要求,个人能力更加乏善可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大学生的学历不受承认,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在全社会里弥漫着读书无用的言论。
“本降专”就是纠正大学生认为随随便便就可以获得毕业证的误区,引入处罚机制加大警醒力度提升公信效力。这让我想起以前的“留级”制度。如果成绩不合格,同期的伙伴都升级了,你自己还需重修一年。近几年风风火火的教育大战中,每个学生都或主动或被动在成绩上争先恐后,这个制度也逐渐被取消。但我们又不得不考虑这个制度可能带来的后果。无论是“本降专”还是“留级”,都将对个人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严格执行起来可能会引起很大的不满和反抗,需要进一步的细则和审慎操作。就像我们都知道把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公民的道德规范,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这个措施一直踌躇不前。可也正是它举足轻重的威力才有可能有效达到预期的目标,教育界的供给侧改革还需不断尝试和调整,任重而道远。
归根到底,“本降专”只是外在的约束。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时间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从内心认识到自主努力是终身任务,而不是等到大学毕业后才明白这个道理,还把毕业后过得不好一味怪学校、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