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读完心学大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一直纠缠于《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的取舍,现实的生活让我对“格物致知”有了更深的认识。有鉴于此,我终是倾向于王阳明的观点,“格物”是正”物”,“知”是“良知”,致知是要致良知于万事万物,而非朱熹的“格物”是研究事物的纯理论认识。
“每个人按照心中的良知改造世界”。
每个人都怀揣一颗“真、善、美”的心,按照心中的良知温柔的对待世界,世界也必将温柔的待你。
在写作上,我知道自己就是一只业余菜鸟,平日看看闲文,坐着发发呆,雨天怀怀旧,雪地撒撒欢,感觉来了就信手涂鸦几笔,没有章法没有结构没有文风没有太多的投入,属于“闲云野鹤”般,写作的初心是记录生活,留作回忆,尤其是旅行回来,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遇到的人和事,当时颇多感想,回来久了时过境迁,渐渐都淡出了记忆,于是决定随手写写算是给自己的旅游爱好一个交待。
忽一日翻到儿子的成长日记,以及儿子学生时代的多篇作文,突发奇念:如果从现在开始,把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经历的故事遇到的缘分都记录下来,到了晚年难道不是一笔“财富”吗?给自己、给后代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为后代留下了解和追忆的文字,于是开始执笔,开始记录,于是走进了简书,于是结识了许多爱好写作的人,套用时髦的语言就是“走进了新媒体”。
轻轻地我来啦,就这样来到了简书~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平台,虽然写的不好,水平有限但看到大家的鼓励,看到了更多的美文,“想写的更好”就植入心底,冬天埋入,春天发芽,夏季生长,就这样没有甄别的报了一元短篇小说训练营,认真的跟了三节课,也克服困难认真的完成了三篇作业,受到“老师”的点评,但这个点评却不是心里期望的,很多事情往往都是这样,期望值越高,失望也就越大。心里的落差带来的是失望,成年人业余学习需要的是道和术,但对术的需求会更多一些,更为实用,于是那一天开始心里便有了小小的失望。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微友推荐了一篇文章《神游 神交 神合~读书三境 》,作者杨东明,随即关注了杨东明的微信公众平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面对这一知名作家的诸多佳作,忍不住在一篇文章下面点赞留言,次日收到杨老师的回复及邮箱地址,被告知可以将写好的文章发给他,他有空阅读修改,惊喜之外心里满满的都是敬重。我精心的挑选了三篇新作发给杨老师,很快收到老师的答复。
反观报名参加的付费一元短篇小说训练营,发了几篇作业,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甚至没有一句“收到”二字,学员群内时常看到老师的闲谈,偶然一日看到“老师”在学员群内晒了一张微信对话截图,关于对一个文学爱好者提问不屑一顾的嘲讽“答复“,终于让我体会了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深刻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一个人读过多少书,并不代表什么,人的一生都在输入,就如水力发电水位的落差势能最终要转化为动能才能发出电一样,要造福于社会。读书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输入内心完善自我的过程,走过的路经历的风景,丰富了人生,沉淀在内心的就成为你的素质,输出在每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为做事,知与行合一才是最高的境界。说的再好,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暴露了人的本性。
大失所望的我在笔友昕城的推荐下,来到了《以文会友》余老诗写作研习社,浓浓的文风一下就吸引了我,厚厚的学识令我留恋不舍,尤其是每日一思,每周一评,更是让我期待,忍不住每天再忙都要爬楼,开办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让我喜出望外,开办的每日领读更是收获满满,我期待着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知识在于每日的积累,喜欢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喜欢大家的每日最佳推荐,分享是件最快乐的事。
余老诗开办了写作研习社,我毫不犹豫的抢了一个座位,第一节课没有按时上课是我最大的遗憾,晚上回听,让我如沐晨风。
老诗的声音像块磁石,深深吸引了我,标准的普通话,富有感情的声音,虽然老诗与我们天各一方,但仿佛面对面的在讲课,只是一个开始,便可以感觉到老诗对学员的认真和负责。
老诗的授课内容没有哗众取宠,没有照本宣科,没有敷衍了事,既有写作的基本原理,又有可操作性强的实用“干货”,只是一遍便再也无法割舍老诗的声音,老诗的授课,只是一回,便可以感觉到老诗的敬业与乐业。
写作精进人生~很喜欢老诗的这句“至理名言”.我不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直视杨绛先生为榜样,喜欢随笔写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喜欢真实的记录生活,喜欢真实的生活感悟,晒晒朋友圈,发发简书,没有华丽丽的语言,也没有想到有多少人围观,只是想等到黄昏日落,华发丛生,与所爱的人和我爱的人,共同回忆这段美好,未尝不是别样的人生?
余老诗写作研习社
写于 2017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