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住于广东某一正被开发的乡村。
露天夜市,就是常可随意走走看看的繁华之地了。
-1-
在标志着此处乡村中心地带的广场周围,就是露天夜市了。
不过最近,广场已被改装成了停车场,但也无碍夜市的正常开张。
只要不是正在下雨,夜市便会照常热闹开幕。
沿着广场的纵向往东、西两头,再沿着广场的西头往南拐,基本上就是夜市的范围了。也就是说,如果不需要买什么东西,随便逛逛的话,大概十多分钟就逛完了。
露天夜市里有卖水果的,有卖湘味臭豆腐的,也有卖二元小杂货的,还有卖女性小饰品的;更多些的摊位,都卖衣服裤袜,价格从几元到四、五十元不等。
这些商品,无关高大上,但基本都是实在、能用的物品。
这周围的居民,据我个人的估计,大概有60%的人是拖家带口的租房住的外来打工者。
广场的三面被不同的工厂包围,另一面是大马路和挤成堆的出租房。
年轻人白天上班,老人家就几乎天天带孩子到广场来玩。也有年轻的妈妈自己带孩子的,还有准妈妈挺着大肚子来这里散散步。
除了广场,几乎没有别的去处了,何况本来就不大的广场还变成了停车场。
在这里,看不出来有什么哀怨,也没有多少喜形于色,淡淡的日子在重复的打工上班中过去;似乎每个人都在步伐平稳而又坚定地行走,日子在安静中过去。
有一天傍晚,我看见一个个头不大的中年男人,坐在广场边上、超市门口的桌椅边。中年男人一手拿着一瓶啤酒,一手正在放凉拌鸡爪进嘴里;桌上还有一瓶二锅头和一袋花生米。看样子他刚下班,一个人正吃得津津有味。
我无法猜测他生活的故事,只是从他那里看到了平缓的日子;我也听不到他的叹息,也许每个人都有艰苦不如意,但谁能说被风吹雨打过的花骨朵儿就不再绽放了呢?
-2-
转了一圈夜市,就到了广场上。
有两组人马,除非下雨,每夜必在广场上跳广场舞。虽说广场变成了停车场,但人是活的,照样可以见缝插针地旋转跳舞。
舞场时间基本固定在晚上19:00-21:00。
这边是中年女子队,那边是老年混舞队;这厢女子队鼓点激荡飞扬,那厮老年队歌声轻柔徐缓。音乐不同,互不干扰。
只有喇叭震天响。
不时有小孩娃跟着有模有样地舞之蹈之;也偶有年轻小伙子跟在老年队里蛇行鱼游,算是惹眼的华丽了。
坐在广场边、长石椅上的人,有的呆呆观望跳舞队,有的低头耳语;离广场远点的马路对面,有三五成群的老少正在看商店门口一台大屏幕电视机播放的电影或电视剧……
离开广场,过了马路,就到了出租房一带了。
靠近马路这边、东西方向一路,都是各种餐饮店居多,中间杂夹一两间理发店、药店、杂货批发部和百货超市。这一排的门店后面,就是一片栋挨栋、排接排的出租房了。
每到下午下班后,餐饮店的生意就逐步热闹起来,常有桌椅被摆放到露天的路边来:就餐的人旁若无人地吃得正香,路过的人多多少少被勾得馋虫蠕动。
但是,在夜晚,租房区没有路灯。
出租房是村里的集体土地分到户以后,村民筹资自建,或者转让出地皮给他人投资来建的。
出租房多半是除了一张不大的床以外,就是真正的“家徒四壁”了;条件好点儿的可以有空调或者热水器,其余的也不会多出什么桌椅之类的家具。当然,这一块的房租,算是比较实惠的了:从一百多块的单间房到几百块的三房套间都有。
这么多进厂打工的外乡人,多半都要租房住,暂时给自己一个“家”。以至于出租房都有点供不应求了。
所以,村里的空地上,几乎是你追我赶的、日夜赶工建出租房,闲着的空地已经不多了。
白天从我的窗子望出去,只看到挤挤挨挨的楼房伫立着,从中间穿出一条马路来都是一种奢侈。
我是外乡人,常念起家乡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知道只要我淡定从容地走过一段岁月,就能走回故乡、我心归属的地方。
-3-
沿着广场对面的路向东走,到了十字路口,拐上北边的路,就是村口了。往北向的路,就是村子开发拆迁之前的老马路。
顺着这条老马路一直走到底,就到了没有拆迁的老村子。
在到达了村子之前,有一条污黑流臭的沟渠,想必这条沟渠以前曾经是清澈多鱼的,如今却是淌着黑水无人问津。
到了老村子,一幢幢高矮不一的老房子,也是挨挨擦擦的,几乎能想象出曾经隔墙喊话的热闹生活。
在老村口,盘根错节的大榕树下,有几位老人正在乘凉聊天。四下很静,没有什么人。看得出来,年轻人都搬离了这个老村,只有老人多半是不舍得离开活了大半辈子的乡土吧。
老村里的老房子,有的也出租给了外乡人。
有的外乡人常开着三轮车到老村外的工厂边上,做些贩卖水果或者露天快餐的小生意。
我也常看到本地中年妇女做些打扫卫生的活,勤勤恳恳做力所能及的工,以补贴家用。
-4-
早上出门,总有摩的在村口、公交站的地方候客。--日晒雨淋,风雨无阻。最近禁止摩托车上路管得严多了,但摩的依旧,摩托车照开。
一日早晨,我走到了村口,前面一辆摩托车正好开到交警的眼皮子底下。看来已经来不及逃跑了,只看到他下车,老老实实地推车过去“受降”。
我穿过斑马线,走到马路对面,回过头来,正好可以看到村口交警突击拦截摩托车的全景。
突然对面骚动了起来,一个男人开着摩托车迎面而来,猛地看到交警,甩下摩托车就跑,紧接着两个穿着警服的人追了出去。一个警察停止了追赶,另一个人仍然紧追不放,逐渐追着跑到出租屋后面去了。过了一会儿,跟追的警察回来了,看来是没追上。
有的摩托车远远地看见交警,就远远地偷偷调转车头,拐到别的路上去了。
村口常有几家外乡人推着餐车卖包子馒头、凉面、酱香饼和豆浆等早餐。卖酱香饼的一家,有个小女孩在假期的时候来帮忙,她衣服的前襟都沾上了一滩油渍。
傍晚的时候,村口就都是些本地老太太在摆卖自己种的蔬菜瓜果。她们见人经过,就大声吆喝“买菜啦!”。
我习惯早上买菜,所以都是去了位于广场后面的菜市场购买。在路上会碰到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边在路边的摊上买早点,一边催促孩子赶快;也有刚下夜班的人,正围着买早餐。
到了菜市场,早早的就已经热闹了。
带孩子的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边推婴儿车一边麻利地选菜;不论是卖蔬菜的还是卖肉卖水产的,摊主都一边忙着把货上架,一边忙着给客户看称收钱找钱。不过几乎每个摊位都有了微信扫描付款,好多人都用手机付款,不付现金了。
这样的日子,跟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每天上演。
常有周围的工厂散放令人不适的气味,但人们好似都没有闻到一样,一切还是那么热闹、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