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苦难重重
你幸福吗?
也许你不姓福,也许你也确实不幸福。
《少有人走的路》开篇第一句就是:人生苦难重重。
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会带来痛苦,解决问题的过程会带来新的痛苦。成长会带来阵痛,逃避会带来更长久的痛苦。太多事情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了。
人生的目标——富足的物质生活,美满的家庭,实现自己的梦想,归根到底,我们都在寻找幸福。
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摆脱痛苦,找到幸福呢?
巴菲特的合伙人 查理·芒格说, 要研究怎么样才能幸福,先研究怎么样会不幸福。
二.怎么样会不幸福?
《哈佛幸福课》书中说,所有的不幸福,本质上都是现实“不如预期”。
我爷爷是在农村长大的,家里穷,平时吃不到肉,过年的时候可以吃肉,所以每次过年都特别开心,能多吃好几碗饭。但有一年家里收成很差,连过年都没肉吃,他就哭得厉害。
而我小时候,家庭条件好了,天天都有肉吃,我也喜欢吃肉,但有一天突然没有肉吃,我就嘟着嘴,撂下筷子不吃饭。
按道理来说,即使某一天没肉吃,我的生活已经比爷爷好得多了,为什么还会不幸福呢?
是否幸福,和家庭环境关系不大。爷爷平时都没吃肉,却不会不幸福,是因为他并没有“平时也能吃肉”的心理预期,所以平时没肉吃并不会伤心。但我的预期是“顿顿有肉吃”,一顿没有肉吃,就会不幸福。就像爷爷的预期是“过年能吃肉”,某一年没有实现,他也会很不开心。
比较也会导致不幸福,这也是因为自己的水平在身边朋友中的地位不如预期。
比如我平时都拿60分,全班倒数,某一次考试拿了90分,自己进步了,应该不是倒数了,非常开心。但是我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得了100分,我还是全班倒数,这时进步的喜悦就消失了。
因为虽然在分数的绝对数值上超过了预期,但是在排名上没有达到预期。这时候的预期已经不是“我是全班倒数”了,而是因为我考了90分,预期变成了“我终于不是全班倒数啦!”,结果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所以即使看起来是“还是倒数,维持原状”,我也会不开心。
这一点也和《变形计》中的农村孩子很像。《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的一档身份交换节目,一个城市里的孩子和一个农村的孩子,各自到对方家里生活一周,看看会发生什么。
结果大多是那些农村的孩子,没有经历过城市里的生活,一开始非常开心。但在节目结束,回到自己原本穷困的家里时,因为已经产生了“我应该过城里的生活”的预期,家里的生活已经无法满足他,所以导致了不幸福。
三.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简单地调低预期就可以了吗?或者努力让自己的预期变成现实?
都不是,这些还不够。由于我们的认知模式,我们会不自觉地出现很多不现实的预期,而我们自己可能根本发现不了。《哈佛幸福课》书中就列举了几种。
1.投射偏差
人们在做预测的时候参考的是现在的状况,如果把现在的状态投射到未来,而未来的状态又和现在的不一样,就会造成预测偏差。我们是在用当下对这个事的反应来判断明天的反应,自然是不准确的。
比如一个家庭主妇吃饱之后去超市买下一周的菜,但因为她已经饱了,她对未来需要多少菜的预期无形之中受到了现在的影响:“我现在不需要吃很多东西了”,所以她很可能会买少一些,导致买得不够吃。 如果是很饿的时候去买,很可能就会买多了。
这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在日复一日有规律的生活中,我们会产生“明天和今天一样好,未来和现在一样好”的预期。但我们的身体一直在衰老,如果你不健身,未来的身体会比现在差。精神上,如果你的工作强度很高,负担很大,未来你的状态会更疲倦。也许现在你可以连续3天加班,但未来可能只是1天加班就让你筋疲力尽。
如果无意中产生了这样的预期,那么未来很容易会感到不幸福。
2. 情感适应偏差
一件事不管好坏,经历多了,你的情感反应就不那么强烈了,这就叫情感适应。
我们在预测未来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这种情况,就造成了预期偏差。坏事的确会影响我们,但是这些影响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长。如果只是凭想象,人们通常会高估自我感觉的糟糕程度和持续时间。同理,我们也会高估好事的快乐程度和持续时间。
书中记录了一个实验,实验人员找来了三组被试,答应给他们每个人奖励,但同时也要做一项烦人的统计工作。
第一组的被试先是得到了奖励,然后完成了指定工作,并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个组被叫做报告组。
第二组的被试在开始工作前知道自己会得到奖励,但并不知道奖励是什么,研究员要求他们想象一下如果得到奖励会是什么感觉。
第三组被试也不知道奖励是什么,但他们可以通过参考报告组的记录来预测自己得到奖励之后的感受,这个组被叫做替身组。
第二组和替身组在做完了工作后,都拿到了奖励,当被问到他们的实际感受是不是跟之前预测一致时,第二组的快乐感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高,而替身组的预测基本是准确的。这是因为,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奖励,但知道报告组收到了同样的奖励并没有觉得欣喜若狂,从而做了正确的预测.
所以说,我们对自己经历了快乐事件之后的感受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呈现出普遍高估的倾向。比如你想象自己和相爱的人结婚之后会非常幸福,但事实上可能由于各种琐碎的生活小事,你并没有想象中的幸福。你很久没喝到妈妈熬的汤,非常想喝,但喝了之后往往也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这样低于预期的感受也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
3.记忆偏差
我们的记忆不是如实反映现实的,它更容易记住不寻常的事,导致错误估计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
比如我们总是记住排队慢的时候,排队快的时候就觉得是正常的,不会印象深刻。我们总是记住被插队的时候,忘了没人插队的时候。所以觉得总是被插队。 有些人会因此觉得:我怎么总是这么倒霉,真是命苦啊!
我们容易高估坏事的出现概率,这也会让我们不幸福。
四.我们怎么样防止出现这样的误判?
《哈佛幸福课》书中也给出了答案:听听别人的感受,特别是那些经历过的人的感受。
上述情感适应偏差的实验也证明,听信别人的感受会让我们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但调查发现,现实中,我们普遍不太愿意听信别人的感受,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都愿意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的感受不一定适用于我们。
你是不是也非常认可上面那一句话呢?如果认可,你可能已经中枪了。我之前也是。
事实上,我们会高估每个人的独特性。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辨别不同的人,看的就是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所以我们会更加关注那些能够把人们区分开来的个性,而因为我们花时间留心个体差异,我们也会高估它们出现的频率,结果是夸大了个性差异。
而且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的会让我们感觉良好。研究也表明,如果人们被迫感觉自己跟别人非常像的时候,就会心情低落,因为这就好像损失了自我的独特性。而独特性是我们的个体价值和自尊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独特的。
现在我们知道,“认为自己独一无二”的想法是不准确的。多听听别人的感受,能让我们避免很多预期偏差。
五.总结:
1.不幸福的本质是“不如预期”。
2.我们可以调低预期,但也要小心那些容易无意中犯错的预期。比如预期未来会和现在一样。预期坏事会更多地发生。预期好事会让我们特别愉悦,而且持续很久。这些错误的预期容易让我们不幸福。
3.减少这些错误预期的方法是:问别人的感受。但我们容易因为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而拒绝听信别人的感受。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会更愿意听信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