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意义在于体验。
《狩猎》有很多角度的体验。
体验舆论的破坏力,大众表现欲很强,而且通常不会有很深层次的思考,当道德谴责不满足,犯罪证据又不足的时候,舆论的力量便会显现,一个人振臂一呼,不管对错,只要渲染的好,获得互相认同的快感,便会极具破坏力,而且有极强的侥幸心理,就是“人多力量大,法不责众”的心态,勒庞的《乌合之众》有更详尽的阐述。《搜索》的叶蓝秋不让座,《无问西东》里王敏佳勾引老师,《迷雾》里的神棍,《釜山行》的政客大叔,地铁哺乳事件,高铁泡面事件,娱乐圈各种粉丝就更别提了,被舆论导向的案例数不胜数,而人们依然乐此不疲的分享自以为客观的吹捧或是谴责。正面案例也数不胜数,欣欣向荣,圣诞老人pgone,央视一哥天佑二哥卢姥爷,还有让人惋惜的江歌。网络真好,讨论会让事情越辨越明,非理性的言论又可以发泄完情绪不负责任。
换位思考,体验当一个人身陷囹圄的时候,怎样既平复大众爆发的道德表现欲,还能洗清自己的污名?清者自清是高贵的,沉默是体面的,声嘶力竭是丑陋的,对喷是粗鲁的,在想发泄的人眼中只有粪坑,即使有一天沉冤昭雪,身边的人也会多了一个“防人之心不可无”,而最悲哀的还是改变的本来拥有的生活轨迹;还是利用大众,转移舆论来的更好?不知道。
体验怎样看待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矫正和惩罚,而不是一味的视作弱势群体,不加分析的做论断。这确实是很难的问题,因为孩子单纯的时候是小白兔,恶毒的时候是魔鬼,这部电影里的小女孩没那么恶毒,只是一点坏心思,她甚至不知道小弟弟是干嘛的呢,未成年的黑暗面,《告白》表现得更淋漓尽致。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未成年人就是我们的未来,可怕的是我们没法准确的辨别孩子稚嫩的脸背后的心理,所以没有办法做到客观。不知道。嗯,用爱吧。
体验怎样做一个善良的陌生人,谣言止于智者,是非对错有证据,言论自由但更多去关注事实,而不是其他人的评价,做独立思考的人,客观冷静,不会有事不关己的冷漠,也不要做早上骂人晚上捧的跳马猴子。
人性真的很可怕,小小的原因就可以杀人诛心,那还有没由来的恶意呢,躲都躲不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