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搭没一搭地准备了三个月,直到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才反应过来,我要独自面对两周的旅程。一切都是未知,一切却又胸有成竹,就好像回家一样简单。
不知从何时起,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身体和灵魂相依,无需说话,只安静地在路上行走。也许前世就是一个流浪者,那个仗剑走天涯的梦是前世留下的印记。
华沙转机时,算是入了申根国,简单的程序,并不繁华的机场,自己成了外国人。不是哑巴,却又像个哑巴。不说话的感觉,真好。
曾经飞过几次十五个小时的长途,七八个小时的飞行实在不算什么,浑浊、幽闭的机舱是熟悉的感觉,没有不适,没有焦躁。只需少吃东西,防止胃胀气就好。
落地维也纳,简单出闸、取行李。接机人在闸口外等候,典型的欧洲男孩,金发白肤,礼貌地向我微笑,礼貌地接过行李。
我没有太多表达的欲望,所以彼此只有简单的交流。我的英语不是很好,交流起来彼此费神,不如沉默,也没觉得不自在。
古老的欧式酒店,意料之中的古朴、陈旧, 但简洁干净。没有整理行李,洗了热水澡,憨憨睡去。心里安然,久违地放松。 一睡到天亮,一时未反应过来已身在维也纳。
到餐厅吃早餐,不是什么豪华酒店,也有着精致的餐桌、桌布、餐具。窗边百合传来的香气,开启了一天的好心情。
悠闲地吃了一个小时,细细品味口中的味道,这样不自觉慢下来的感觉,决定带回到以后的生活。
出门,天很蓝,隔壁就是莫扎特曾经住过的地方,现在已变成饭店。几步路,到了圣斯蒂芬大教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对西方宗教并不熟悉,所以只是欣赏其特色。有少女坐在那,安静的气息打动了我。
霍夫堡宫,有中文导览器,边溜达边触摸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所有的历史博物馆都是一样的,必须让自己沉浸,才能穿越到彼时。
十点多,游人渐多,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便觉得厌倦。溜达回酒店小憩。下午,边走边寻曾经停留在此地的名人雕像,到了眼前,瞻仰一下,打卡留念,不过如此。
时间尚早,坐公交车到了美景宫,无非就是一路太阳晒着暴走。每一间金碧辉煌的宫殿,只是驻足片刻。若能穿着曳地礼服在此跳一曲华尔兹,还是值得的。
中欧的夏天,晚上八点多,天还大亮着。在路边买了当地的热狗做晚餐,撑得吃不下,也不好意思扔掉。
独自出行最大的烦扰就是关于“吃”,正经餐馆里的一个前菜就足够让我吃饱,所以只能用路边的小食果腹。
坐在城市公园里,看着人喂鸭子、撵鸽子,直到天黑下来。
和中国的城市比,维也纳真的算很小的城市,不自觉就会走出四五站地,也感谢我有个天赐的好体力。 美泉宫,维也纳的打卡地,依旧赶早去,一个人在偌大的宫殿里转悠。
有点忧伤,因为曾经看过多遍的《茜茜公主》,里面的童话故事是骗人的。 真实的茜茜和约瑟夫并不相爱,一个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女孩被“囚禁”在皇室,必然不快乐。直到她死后,人们才开始纪念她,也许是为了国家的宣传。 听着导览器里的故事,有些片段会湿了眼眶。
出门不太喜欢逛太多景点,只喜欢找个地方坐着卖呆儿。
买一杯咖啡,坐在繁华的克恩滕商业街头长椅上,身后是施华洛世奇旗舰店,看看来来往往地人群,很惬意。
欧洲的互联网应该没有中国发达,旁边一对年轻的欧洲情侣还拿着地图找位置。很多人的手机都很老旧,满眼望去,没有人低头刷手机。
到处都是身材惹火的欧洲女孩,丰乳肥臀,细腰长腿,造物主真的会偏爱某些人。
我一个在法国留学的妹妹总是鄙视我的连帽衫、牛仔裤和各类休闲装,我终于明白欧洲的精致、优雅确实与美国的休闲随意不同。大部分女人都是穿长裙,很多都是拖地的,步伐稳健带风,气场十足。 我想,我的连帽衫可能要雪藏了。
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听一场音乐会是儿时的梦想,虽然如今金色大厅已变为旅行团的一个旅游项目,我依旧盛装完成了这个梦。
听完音乐会,第二天便坐着地铁去瞧了一眼多瑙河,确实是蓝色的,只是蓝得很普通。
四天三夜的维也纳,常走的地方走了好多遍,那些稍远一点的有趣角落,留待下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