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驴”老王
今天早上和老王吃饭时的一幕。
昨天看静芳老师每日一省中提到院长多次提醒让一个学员喝水,最后学员说自己渴也不想喝。由此让大家感受家长反复催孩子时,孩子的感受。
于是,自己也想借用一下。
今天老王上班,吃饭时,我提醒老王赶紧吃,过了两三分钟,又提醒,间隔三分钟,又去看表,提醒老王七点四十了,赶紧吃,要不上班就迟到了。
然后问老王有啥感受,老王来一句:“没啥感受呀。”
我:“我刚才催你了呀。”(没啥感受就对了,说明你定力好。其实刚才我催了四遍,都没能够做到不慌不忙,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老王:“我在单位病人催习惯了,在单位天天都要病人催着取报告。再说了,我如果是刚刚参加工作的人,你一催我,我可能赶紧慌张吃饭,赶紧上班……”(就是,老王,你说得特别有道理,我咋就没意识到呢。其实今天之所以反复催你,本来是想让你体会一下我们催孩子的感受,但是我忘记了,我们不是孩子。不过,如果是单位领导反复催你工作快点完成,或许可以感受一下孩子被我们催促的感受。其实,说了这么多的目的,咱们以后多站到孩子的角度体会)
老王还在长篇大论,此时,我已无心思倾听。
深呼一口气,对老王说:“老王,我说一句话你别不爱听哈。”
不等老王说,我接着说:“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方说个啥,你非要反驳。或者说,你明知道我说的意思,就偏不按照我意思来。”
老王有些不悦。
老王上班走后,自己反思此事。
老王为啥“倔”?一是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关,公公就是一个脾气比较“倔”的老头;二是自从我们结婚之后,我对老王的认可少,挑刺多,老王在家里的付出得不到认可,于是他就可能通过否定对方,以实现自我肯定。
自己为啥生气?老王没有按照自己预想的思路走下去,自己对老王的“反驳”,又不知道如何接话,于是,自己就“怼”了回去,变成了对老王的“指责”。其实,自己生气是因为没有方法,自己在生自己的气,而自己又把这种情绪转嫁给了老王。
以后怎么办?学着接话,见括号内。
(自己最大的优点是“懂道理”,自己最大的缺点是“讲道理”。在同事朋友眼里,我可能比较自律、认真,但是在家人心中,我可能有些死板,语言上温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