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
[注释]
①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为使动用法,即“使彰明”。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善良的品德。
③亲民:有亲近人民,把众人当做亲人般看待的意思。程颐及朱熹都把“亲”当作“新”,即革新、自新。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是“亲民” 还是“新民” ,儒学史上有重大争议,详见后面三纲领解读之二。
④至善:最完善的境界。
【三纲领解读之一】
“明明德 ”“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今天解读“明明德” 。
( 这里以华杉先生的解说为主,我略加修改。)
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朱熹说:“明之也。”就是擦亮,使之复归明亮的意思。“明德”呢,那德本来就是光明明亮的。朱熹说,明德,是人天生的灵性,是“具众理而应万事者”,所有的道理你本来都知道,所有的事都会处理的。但是后来怎么不会了呢?一是为气禀所据,二是为人欲所蔽。
“气禀”,是儒家的一个说法,人的贤愚贵贱,是被出生的时候所秉受的气影响的,否则为什么有的人那么聪明,有人那么笨呢?程颐说:“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朱熹说:“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总之,人跟人不一样,天性一样,但是天分不一样,有人分到贤,有人分到愚,有人分到贵,有人分到贱,有人分得多,有人分得少。“为气禀所拘”,就是受自己的天分限制。
为人欲所蔽呢,就是利令智昏。一件事,本来知道该怎么处理呢,但是存了私心,就跑偏了,就处理错了。
所以要明明德,朱熹说:“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 就是叫同学们要时刻擦亮自己。这里的“因其所发”的“发”字,大有讲究。发,就是其发端处,就是孟子的四端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人都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你再怎么样,也总还有那么一点,你就抓住那一点,把它不断扩充放大,就能逐渐获得仁的全体。不管到什么程度,都不要自暴自弃,说自己做不到,有四端而说自己做不到的,那是自甘堕落成贼了。
读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觉得,《大学》的“明明德”,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孟子讲良知良能,良知是生而知之,生下来的时候你本来就知道的;良能是不学而能,不用学你本来就会的;就是朱熹讲的具众理而应万事者。明明德、致良知,就是要不断擦亮自己的良知良能。张居正说:“譬如镜子昏了,磨得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有本之学这四个字太好了!我们学习之本,就是我们自己!不假外求,这是何等简易洒脱!学会向自己学习吧!
讲到明明德,那么联想到禅宗一段著名公案即六世祖慧能的故事。
师父要传衣钵,让大家写一个偈子看看各位徒弟智慧高低。
神秀先写了: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听了,也写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然后师父把衣钵传给了慧能。
大家看了这个故事,是不是都觉得慧能高?
我觉不出来。因为读书是“切己体察,事上琢磨,知行合一。”谁高谁低跟我没关系,关键我准备怎么去做?读了慧能老师的偈子,我不知道要做什么,没有行动。读了神秀老师的,我觉得就是明明德,致良知,是时刻要找那良知善念的发端处,把它抓住,把它放大,不断的擦亮自己。
学习不是学些知识,是知行合一,是一种行动反射。
明明德,你准备怎么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