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文字也许高中时才是开端,兴趣浓郁一点的时候在大学,之后一点一点断断续续,几乎就没断过,最近的两个半月是目前为止的最高峰。
20万字——我从没想过!
不过,其实,前一个月左右的时候,我就已经发现了一点问题——灵思枯竭(貌似)。
直到现在也一样,我依然写不出从前自认为很棒的那些文章。
曾经的那些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仿佛如一颗颗珍宝,宛若一串串珍珠,被我视为宝藏,那么赏心悦目。
而现在,我不敢、也不能、更不愿,去模仿,去模仿自己的那种风格。
现在,我再不能如最初一样去“为赋新词强说愁”,那是对文字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情感的一种侮辱。
我读过一些书,草药、心理、艺术、诗词、建筑、地理、历史、按摩、励志等等,好多方面,好多作者的书——古代的、现代的、80后、90后的。
但,我对于文字有自己的观点,我不喜欢打磨掉我文字里所蕴含的自己的精神印记去迎合大众的口味——所谓的接地气儿。
我所认为的文章或者写作亦或是文字,实则就是一种情感——快乐的、伤心的、难忘的、抑郁的……
无论写人、写事、写景、写思维还是情绪,都应该是如实的、深刻的。
如果,你的文字里连自己的情感都没有,你写作的时候都没有感情,你怎么能感动自己,怎么能感动别人?
你自己没感觉到心痛,你怎么能写出让人心痛的文字?
你自己的心中没有如画的风景,你怎么写出美的意境?
你从没经历过、没看到过、没思考过的情节,怎么能符合现实的逻辑?
如果,你写得不是你的真实感受,你怎么能要求别人读出你文字里的情感?
不可能的,写作是不能造假的,你的文字里没有你的情感,你的文字就不能打动别人。
即便是“假”,它本身也是一个真实的字。
所有作品的区别只在于,读者情感的不同。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始终是不会改变的。
我自小就不会画画,也没学过美术,但总有些时候,偶尔看到某幅画作,总有一瞬间的感动。
那一刻,你就能感受到,以前认为是乱乱的一幅画突然间,每一种色彩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不必看出是什么风景你也会在一刹那读懂那色彩中的明媚与忧伤。
文字也一样,总有些词句你读不懂,但总会有一瞬间,你突然觉得某一句话写的是那么的恰如其分,表达的是那么清晰。
它们在你的情感里不再含蓄或者晦涩,相反却是神来之笔,浑然天成,直击灵魂。
我看毕加索传记时,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画家一生当中会有那么多的风格,那么多不同时期——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超现实……
直到最近,我才清楚:无论任何创作,都需要灵感。
灵感是什么?
灵感就是情绪!
我理解了,为什么艺术家绝大多数都多情,因为他们不能平淡,一旦平淡,就象征着他艺术的死亡。
无论是美满还是受伤,他们都会被激发,那就是创作的灵感源泉。
每一个阶段,实则就是一种心态的变化。
无论哪一种艺术或者创作都一样。
除了那种被动的情感,厚积薄发也是一种灵感源泉。
也许,是我输出的太快、太猛,阅书太杂。能写的都写完了。所以,到了一个瓶颈期。
也可能,跟心态有关。
我把写过的文字和情感对照了一番,原来很多文字都是一缕情绪——阴暗的、压抑的、明亮的、晦涩的,还有愉悦的。
梦里,台风呼啸而过,七八级的大风也经历过不少,现在站在院子里,能看到邻居家的烟囱在浓郁的蓝黑的夜色下缓缓翻腾出灰暗的浓烟,很平静……
平静的文字,没有激情。
曾经的文字是情绪上的惊涛骇浪,现在,都跟着春的到来,慢慢地开始真正的生长。
文字,是一种爱好,或者兴趣,而不必是一种执着。
那就没有必要接地气!
该懂的人,会懂;不懂的人,也不必懂。
无论是否被曲解,都是个人意愿。
安妮宝贝说过一句话,我没能记住原文,大概意思:笔下的文字,一旦写完,就不再属于自己,而是读者。
我曾经想过要通俗,后来放弃了。
我还是愿意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写自己的文字。
这个世界,如果所有人都去做别人喜欢的事,那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
想一想,真的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