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是一个有点害羞的小孩,这个特点一直在我身上,挥之不去。我曾经对此痛恨不已。年轻时也看了一些心理书籍,分析性格形成的原因。后来大概有了一些了解。
一方面是先天基因。
电影《沉默的羔羊》里,汉尼拔对女探员进行人格剖析时打了一个比喻,他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鹞鸽,这种鸟有一部分最终会在它生命里的某个时刻俯冲下来,冲到地面上,摔死。而另外一群则会正常终老。这些会俯冲向地面的鹞鸽,从一出生就决定了,向死而生。他管这些鹞鸽叫做深沉的类型。而一对鹞鸽里面,如果有一只属于深沉的类型,那么他们的后代,就有很大概率,也是深沉的。
人,大概也分这两类。
当然,遗传的作用无需多言。而另一个方面,则是后天原生家庭的影响。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小孩长大以后,在择偶和组建家庭的时候,受原生家庭影响极大。很多人的感情模式都是原生家庭的某种映射,程度或大或小。原生家庭对人性格的影响,可见一斑。
但即便了解了这些,也并不能改变什么。佛说,诸行无常,很多事情并不受人的控制。
害羞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敏感,情绪化,过于在乎周围人的看法。王路的一篇文章里说,敏感有时是一种负担,一种赘病,有时候也是一种天赋。它让人无趣,失眠,过激偏执,也能让人去更深地了解自己,洞察人性。
比如我有时喜欢写点东西,这让我在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时有了一点参照。但这个习惯也让一些朋友诟病。曾有一个朋友说,你写这东西有什么用,矫情。还有朋友说,你写的是什么东西,看不懂,故作深沉。最初,这让我无语,甚至困扰不已。王小波说,人的所有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这种无能为随着年岁增大,我就慢慢接受了。不是接受对我的诟病,而是接受了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理解你,这个现实。
经常为坎壈所困,最终就会磨砺出一身老茧,像你的铠甲,让你不再那么容易受伤。甚至这会让你有强大起来的幻觉。
但这不是最终状态。因为时间无尽,除非堕入无间,你总会受到轮回的影响。
佛家讲,四大皆空,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寿者相的意思是,不住于生命的长度,不住于涅槃。就像庄子讲,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年大年,对圣人来说,并没有区别,其实也是无寿者相。
对于因果轮回的众生,在修行的路上,只有不断去修善因,迁善改过,一日三省。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修行故事,说看山,刚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修行一段时间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修行到后面,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段话挺绕的,也被人调笑为,所谓佛学不过是在字眼上取巧。其实,说这话的人,是没有完全理解这段话的真实涵义。
佛家是不会像名家一样,搞白马非马这样的形式逻辑的。
到看山还是山的时候,山已经不是山了,也不是非山。是什么,是无。你说它是山,那就是山,但从无我的角度来说,它无所谓,但佛的悲悯让它可以随你说,这是无所住,无所执念。
我后来练就了一身铠甲后,就不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只在乎自己。当然你可以说这是自私。其实,任何人并没有太在乎谁。有时候你觉得你做的事情很重要,无可替代,其实,并没有,这世界上并没有离开谁就过不下去。人往往把自己看的太重。
但这是有问题的。
我还是有所执。我所执的正是自己。我不关注别人怎么看我,归根到底,还是对别人怎么看我,看不看我,有所执。
真正的无所执是什么?
是在乎别人怎么看我。
那么……等等,这不是又回去了吗?回到那个在意别人眼光,为此焦虑,为此患得患失吗?
不是的。
这个时候的在乎,应该是,对这一切的看空后的顺应诸法。空是什么,不是没有,不是零,而是,无所执,是无我。
范仲淹提到一种入世的理想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和佛讲无我,是相通的。
庄子外篇《骈姆》里,讲凫胫鹤胫,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也是要顺应天道,无所去忧。
无执,无所去忧,都是要顺应天道,顺应因果,顺应别人对你的看法。对你看得惯,看不惯,你能如何?
去顺应。不再把自己包裹起来,以无所执,去慈悲。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