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知道她的妈妈把她留在小岛书店,但是也许每个小孩在某个岁数都会遇到这种事。有些孩子被留在鞋店,有些被留在玩具店,还有些被留在三明治店。你的整个人生都取决于你被留在什么店里。她可不想生活在三明治店。 ——《岛上书店》
打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起,我就觉得书店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去处。
那时我还跟着爸妈住在一个没有书店的小镇上,进城要坐车一个多小时才到。他们在城里上班,回来的时候经常带本小人书给我,说是从新华书店买的,从此我就对书店充满了好奇。听她说,那时新华书店还不是开放式的,都有柜台隔着,要什么书只能让售货员拿给你。如果你挑来挑去的,售货员会变得不耐烦,问你究竟买不买,搞得人很尴尬。
后来我家搬到了城里,大型书店还是只有新华书店一家,不过已经没有柜台,也没有售货员了。夏日的午后,跑去挑上一本书,找个人畜无害的角落,吹吹空调,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无人催促、无人驱赶,放到现在觉得稀松平常,在当时可是无上的享受。
上高中的时候,离学校大门不远有个十几平方米的小书店,不光卖书,还可以借书。大概因为是小本买卖,每种书都只有一两本,但从课辅教材,到日版漫画;从科普期刊,到民间野史,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老板是个中年大叔,具备我心目中书店人该有的一切特点:博学多闻、平易近人、闷骚拘谨,偶尔来两句冷幽默。虽然我只借不买,而且只借闲书,但一直对那地方心怀恭敬。小店虽小,别有乾坤。
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耳提面命的感觉。 ——《查令十字街84号》
到了大学里,图书馆自然成了最佳选择。不过作为一个学渣兼单身狗,除非临近期末或者天气炎热,平日里我基本不去,自然也避免了很多暴击。
那时网上书店开始兴起,有时候睡觉前突然想看某本书,便在卓越网或当当网买书。通过网络买书的确既便捷又便宜,上网下单,隔天就送来了。
但我还是喜欢去逛书店,当时书店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了,整体高挑明亮,大厅内外通透,灯光冷暖交融,书架错落有致,但内在的秉性却没有改变。从不迫切地要求,却尽力地满足,带点温馨,带点客气,有说不出的柔软。
后来工作了,也没那么多闲情逸致去逛了,越来越习惯通过点击鼠标来买书。智能手机和电子读书器出现后,纸质书的地位受到史无前例的挑战。
突然有一天,我注意到实体书店明显减少了,尚存的多半也在挣扎。听说连书迷们的魂牵梦绕的朝圣地—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也变成了西餐厅,只有一面铜牌,告诉赶来参观的人们,这里曾经是一家书店。在守旧古板的英国尚是如此,中国书店的处境可想而知。
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查令十字街84号》
在痛惜实体书店的消亡的同时,我内心也有些愧疚,毕竟那消亡里,多少有我们这群书迷自身的一部分原因。
虽然相比电子书,我还是更喜欢实体书一些,但书店的存在似乎的确没那么重要了,彷佛再过几年,它就会像CD店一样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成为情怀的一部分。
结果出人意料,去年开始,实体书店不但有了明显复活的迹象,而且还焕发了第二春。MUJI、言几又、西弗里等品牌纷纷在繁华地段的大型购物中心里开店,连亚马逊都开实体书店了,据说这多半得感谢台湾的诚品书店所带来的启示。
有人说,就像那些高端影院一样,实体书店只是商业地产在摸索转型中发现的新宠而已,它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店,都给自己贴上了“追求生活品质和创意”的标签,用来帮助商场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
可不管怎么样,实体书店又回来了,不是吗?
开书店有几分英雄气概,收养一个孩子也有几分英雄气概。——《岛上书店》
有个朋友跟我说,书迷们热爱实体书店,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虚拟的书店,而且自己就是老板。
在这个书店里,摆着所有自己曾经看过的书,有些文字清晰,有些连封面都很模糊。
在这个书店里,还摆着我们自己写的书,书的主角就是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人或事,有的写成一篇短文,有的写成一部长篇,还有的干脆是一首诗作;有的只写了寥寥数字就结束,有的到生命尽头都没有写完。
无论我们对外是什么样子,在这个书店里,我们对自己都很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