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女儿非常喜欢听《绘本英语》,早上听《Abc》歌的时候,我发现,这首歌是由一个低沉的男声和一个清亮的女声合唱的,在两个人当中,女孩子的声音比较响。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对话妈妈:这首歌很好听哦女儿:我最喜欢听了妈妈:你听得出里面有几个人在唱么女儿:两个妈妈:他们的唱的一样响么女儿:嗯,女孩子的声音大点,男的声音小点妈妈:你有没有觉得唱的响的更好听一点,唱的轻的不好听呢女儿:都好听的。妈妈:你觉得,两个人合唱的时候,一个人声音轻一点,会不会影响到歌曲的表达效果女儿:不会。而且我觉得他们配合的非常好,合唱中,每个人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不是唱的越响的那个人,声音就是越好听的,我们也要听听别人的声音,这样子才能把歌曲美美的唱出来。
我没有继续说,以浅浅的微笑表示对姑娘的赞许。这段小小对话的背后,有我的小心机,只是今天早上刚刚找到了契机。
女儿是一个自信且表现欲望强烈的姑娘,所以她常常会通过拉高自己的嗓门来突出自己,从而引起他人的注意。我并不否认大声表达,“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听明白,因此,我们要善于表达;但是,很多的时候,优点处理的不恰当,便会成为缺点,甚至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学会倾听”也便成了人必备的素质之一,甚至比“说”更重要。因为只要是人都会有想被他人了解的欲望,而好的倾听,恰恰能满足说话者的欲望,让他们既有被尊重的感觉,又能将心中之感觉畅快的表达出来。就好比今天《绘本英语》中的两个声部,男女合唱只是形式,他们通过个体的合作得以实现,而演绎这首歌曲的真正的目的是达到歌声的抑扬顿挫。
我通过“隐喻”,而不是直接说出我想告诉孩子的道理,诸如“听”和“说”同样重要,“说要大胆,听要专心”等等,而是让孩子自己思考,进而自己得出答案。
(二)
现实生活中,会出现不管父母说什么,孩子就是听不进去,还老跟自己对着干的情形,叛逆期的孩子更加明显。
其实,父母和孩子们说的话,孩子未必是听不进去,但是孩子为什么不听,还要跟你作对呢?很有可能,是父母在沟通中犯了以下三个类型的错误。
一、用命令胁迫而不关注孩子需要
我们来看看,这样的场景大家是否熟悉?
“你不吃完饭,我就不带你出去玩。”“再不睡觉,我要打你屁股了。”
说这个话的家长看起来是威风凛凛,可是他们往往收获到的是以下几个果子:
一种是,边哭边闹的孩子,还一个劲的喊“坏爸爸”“坏妈妈”;
第二种好一点的是,一脸不开心,脸颊还挂着泪珠,然后很不情愿的应付了事,至于是否能达到父母想要的效果,那就另当别论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压根不搭理你,依然自顾自的玩耍,任家长在一边干跺脚,孩子却淡定自如。
这几种情况都不是父母想要看到的吧,但是似乎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其实,在这里隐藏着严重的家庭设定问题,家长们可能会觉得,“如果孩子不听我的话,就损坏了我的尊严,父母的权威,小的时候这样,那长大了还了得”,其实这在无形中就危害到了孩子的自主权。每当人们感到自己不能选择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抗拒来。这就不难理解,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
事实上,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有你们想象中的困难,只要能在家长和孩子的需要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好了。
比方说,你希望孩子不要乱丢东西,用完东西后可以自主收拾,我们可以尝试编一个故事,把想要告诉孩子的道理用隐喻的方式呈现在里面,比方说个老婆婆,很喜欢吃糖,可是经常忘记把糖罐盖上,突然有一天,她发现,满满的糖罐一夜之间就变得空空的了,原来蚂蚁把老婆婆糖罐里里外外搬了个遍。从此以后,老婆婆就再也不会忘记盖盖子了。故事到此就可以结束,不需BALABALA问孩子懂得了什么道理,也不要把道理说破,相信孩子,孩子自己是可以辨识出来的。当下一次,孩子因为丢三落四而上学迟到的时候,他可能会想到,如果我晚上整理好了,早上就不会浪费时间了。这样,孩子不是因为家长的命令,而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自然会心甘情愿的去整理了。
二、用非道德评判而不关注个体需求
看过一的心理咨询的真实案例,一个看上去非常民主的家庭里,出现了一个乖孩子,这个在别人眼中的乖孩子,学习主动,成绩好,还听老师家长的话,待人接物又特别有得体。但是突然有一天,这个孩子突然逃学了,而且无论家长老师怎么劝说,这个孩子都不愿意再参加高考。
我在观察孩子和咨询师的沟通过程中发现,这个孩子出生在一个看似和谐的家庭,女孩的家里人给人的感觉非常有耐心,很讲道理。比方说,他外公看到外孙女喜欢独自呆在房间,他会和她说“要多和外面的朋友来往一下,学习重要,朋友也重要的”;小女孩的爸爸会说“你去读书,我们全家都支持你,只要你读的好,我们砸锅卖铁都行”;看到孩子哭,他们会说“都这么大了,不要哭啦,做人要坚强一些,勇敢面对困难”诸如此类。
事实上,当你直接把对错好坏告诉孩子的时候,就等于说是在进行道德评判,这个和讲道理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很多孩子会说“道理我们都懂…”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道德评判转换为基于请求的语言表达。比方说当你看到孩子在哭的时候,我们比方说“你看起来很难受,我可以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么?”或者当你看到孩子一个人独处但是你又不得不去上前搭讪的时候,我们不妨说“我看到你一个人在房间,你需要我陪你来做会么?”诸如此类。
我们来对比一下,服从道德评判的孩子,会感到委屈困惑,而满足你请求的孩子,可能一时间无法理解,但是孩子会感到被尊重,被看到。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受的是道德评判性的教育,就是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突然用请求式的语言,好像显得由此做作。可是这种做作,恰恰是你帮助孩子表达情感和需求的第一步。
三、把孩子看成所有物而非独立个体
我觉得这个是所有沟通中最致命的一个错误,把孩子当成了没有个人意识的永远长不大的婴儿,是你的所有物,而不是一个人。
五年前,我女儿刚刚上幼儿园那会,有一本书叫《非暴力沟通》非常流行,这也是我学习沟通语言的启蒙书。作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搜集了很多冲突情景下的对话,他发现,很多被访者在沟通中对孩子的同情和尊重远远少于对自己的邻居。在父母的眼中,孩子一直是小孩,而阻碍了他们把孩子看成一个真正正正的人,这可能就是父母和孩子沟通不顺畅的真正的根源。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工作了一天,疲惫的回到家里,孩子看到你无精打采的躺在沙发上,关心的问:“妈妈,你怎么了?”很多家长可能会回一句“大人的事,小孩你别管。”或者“说了你也不知道”。而同样的问题,如果放在回复邻居身上,你的回复可能是“我的工作上遇到一些麻烦,谢谢你的关心”。大家都能看出其中的差别吧。再打个比方,孩子会经常确认父母是否爱他,他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爸爸,你喜欢我么”?家长在心情好些的时候可能会回答“当然了”,但是也有家长会附带上条件,“你听话我就喜欢”。当然也有些不靠谱的家长,和孩子调侃道:“你如果不听话,我就把你送人”。这些话都是极度伤害到孩子的,这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全,不被接纳,然后这样的情绪会在孩子的潜意识深深扎根。父母只有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把他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实现和孩子真正友好的沟通,也是帮助孩子构建独立人格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