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道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吃过的西红柿炒蛋,因为一则微电影而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
一个刚到美国留学8天的男孩,第一次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到家里聚餐,为在外国人面前展示一道地道的中国菜,男孩向国内的母亲求教番茄炒鸡蛋的做法。通过语音对话男孩还是不会上手,于是母亲做了一遍番茄炒蛋,父亲则把制作的过程录制下来给男孩发过去,就这样男孩顺利地做好了番茄炒鸡蛋,以地道的中国美食赢得朋友们的肯定和赞赏。这时,有个朋友问到中美两国的时差,男孩才想到,就在他和朋友们聚餐的这个白昼,中国应该是万籁俱寂的深夜……
对这个微电影,有表示感动的,感动于父母的无私之爱,但更多的是质疑声,质疑这个男孩的家庭教育。
先不论这个留美男生在国内的成长过程,父母的教育是否妥当,是否科学。我看完这则微电影,脑海里冒出了“中国式父母”5个字。中国式父母,他们对每个子女的爱都是在骨子里的呕心沥血般的无私之爱。
千古吟颂的《慈母吟》,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这何尝不是一道在深夜黎明前熬制的“番茄炒蛋”呢?为何就没质疑这位熬着通宵为远行儿子一针一针制衣的慈母呢?
中国式父母,坚持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只要家里有好东西,肯定留给自己的孩子,而谎称自己不爱吃;在物质生活条件快速提高的今天,每个父母就会想着要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精神文化环境。于是就有了“学区房”、“国际学校”、“出国学习”等等概念和现象,新型社会下,父母拼尽全力让孩子能够拥有好的环境来成长学习,为了日后可以有比他们这一代更好的生活,更广的眼界。
只是,每个人的“好”有不同的参照物和准则,但是,无论是哪个阶层的父母,都会想着把“更好”地去留给孩子,甚至是孩子的孩子。
因为,中国式的父母,只知道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不计任何回报,不带任何功利色彩。
中国式父母,是“最愿意付出”的代名词
那些质疑《番茄炒蛋》微电影中父母教育问题的人,或许,很可能也是拿着其父母的血汗钱付了买房的“首付款”。每个父母都是心甘情愿为子女付出自己的一切,有的“付出”是为了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为一时的资金问题而焦灼;有的“付出”是为了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子女奔波于工作和带娃而累坏了身体;有的“付出”只是觉得为人父母应该为子女做点什么来表示一种存在感……
闺蜜跟我说了这么件事:有一次,她两岁多的孩子生病了,而自己也累得病了,她的母亲看到她身体不舒服,就提出帮忙带孩子一晚上。第二天才得知,母亲其实也是正发着烧,也需要休息,但是一整个晚上,她的妈妈能忍受不适,几次起来照顾自己的外孙。闺蜜非常自责,为母亲的付出感到心疼,我说,你妈妈看到你这么累,这么需要休息,白天还要上班,如果不帮你带,她心里会比你更疼。
宁愿疼自己也不想让子女疼。这,就是中国式父母,他们是“最愿意付出”的代名词。
我们年轻人很爱说“岁月静好”。
什么叫“岁月静好”?只不过父母在我们背后负重前行。
当然,或许也因为中国式父母爱得太重、太深,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留下一些印记,比如:包办一切导致的“巨婴”;孩子有被“捆绑”缺乏自由自主的感受;甚至习惯接受父母照料后的“无感恩”之心……这些确实是极端的中国式父母“用力过猛”后的副作用,但是我国传统意义上中国式父母的爱,绝不是为了“害”孩子,只是这些个案中的父母可能在爱的路途上迷失了方向。那些真会爱孩子的中国式父母,在他们内心,还是有一把原则的尺子在衡量,因为他们的“爱”使他们很清楚,怎么做是在“害”孩子。
番茄炒饭上桌了,在别人的提醒下,男生意识到大洋彼岸的父母深夜起床后,表情也变得凝重,这是一种发自内心对父母的感动,对父母的感恩,更是对父母的再一次认识。
我相信,每个中国孩子,都会有这种感受和经历,甚至长大成家自己已是父母后,仍不乏有这种被父母的爱所感动的时候。而这种感动,何尝不是一种言传身教之后的一种教育与动力呢?这种帖乎心的感动,会化为一种感恩,从而引领我们去为自己的父母“付出”,并也引导我们去做一个传统的“中国式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