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的仪器准备有一点儿波折,我记得我们学校实验室里有导线和电池盒等,还挺放心,星期四中午,刘自斌同学问我这周的材料准备好了吗,我说实验室里有,可转眼一想,我先做一下,能成功吗。结果一试,导线老化,一弄就断,小的电池盒不通电,大的没电池,这可怎么办?还好,孩子们提醒的好,否之,丑就丢大发了。我准备了大电池盒,小电池盒(报的是侥幸心里,万一到时候能用呢),导线那就将就一下,能通电就行,大电池我让孩子们从家里带(尽可能去找,万一没有也行,我知道我们孩子的情况,多半没有)。晚上用小电池盒还是不通电,导线的问题还是电池盒的问题?第二天早上,刘自斌从家里带来了三节电池(他说时间长了不知道能用不),我试,不通电,电池还是导线的问题,怎么办?想了又想,记起了,在我的车上有一点,拿来组装,灯泡亮了,太兴奋了,一波三折,折到我"家"。
今天科学鱼课陈滔老师带领我们一起《组装电路》。我们没有分小组,只有一个组,准备了一套实验用具,干电池、导线(好几根)、小灯泡灯。老师卖了一个关子。老师做了一个游戏。陈老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孩子们用最快的时间用准备的材料点亮小灯泡,蔡永宝这次演示给大家,我打下手,他真的做的更好,很快点亮了灯泡。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是怎样的?这个难不住我的孩子们,因为我刚刚就复习过了。我让刘自东回答:从电池的正极出发到灯泡的侧面接触点,再到灯丝,通过灯丝到灯泡的最下端接触点,再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电流回路。
陈老师的情境创设的好,顺其自然的导入,一步一步让我们进入他的"圈套",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电池盒(装电池)和灯座(固定小灯泡的),老师认真的讲解,我分别拿着小的电池盒和大的电池盒、小灯座给孩子们讲解,让孩子们观察,特别是让孩子们明白小灯座的的接触——低端接触点、侧面接触点分别与低端的金属(螺丝)和周围的金属接触。
组装电路。我再次讲解灯泡点亮的原因,引导孩子们分析,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通过小灯泡,经过导线,最后要回流到电池负极形成闭合电路,这样灯泡才能亮,孩子们按照我的提示,互相讨论着,争论着,动手组装,我引导、指点,孩子们动手 操作,自己连接电路。第一次连接错了,我让孩子们从小灯泡发亮的原因中找接错的原因,我在黑板上简单的画出线路图,让孩子们见一见线路图(目的是让孩子们认识一下,知道有这么回事),对照图发现了链接的错误之处,牛小莉根据我的讲解,马上找到了原因,小灯泡点亮了,电路组装正确。孩子们可高兴了,学会了组装电路,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发出了赞叹声。程老师让孩子们说说电流是如何流动,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我的孩子想说,可我们没上麦,我们下次要记得抢麦。孩子们在程老师的引导下再次观察灯座的结构,知道形成电流回路。
更大的挑战开始了,孩子们愿意接受挑战,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增加一个灯座和灯泡,一些导线,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蔡永宝同学直接告诉我们,把灯泡灯座接入线路中,形成电流闭合回路就亮了,看来孩子们掌握了精髓,了不得。就让蔡永宝同学组装线路(我去和其他同学辅助),成功了,蔡用宝脸上洋溢着得意、自豪的笑容。断开开关这两个亮着灯炮都熄灭了。
陈老师通过电路链接演示,让孩子们明白了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通路的,把这种电路连接称为"串联",电路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电流通路的,分别经过两个小灯泡,我们把这种电路连接称为"并联",通过老师演示,孩子们知道了并联电路中的小灯泡比串联中的小灯泡亮,我告诉孩子们,串联电路由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亮,全部亮,一个灭全部灭。我们家里电路连接是并联,能保证我们每一个房间的每一个灯一样亮,不同的灯有不同的开关控制。从一个灯泡到灯泡发光,再到串联、并联电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课程设计非常好。
孩子们对串联和并联电路不是那么明白,对他们来说有点难,我想今天的知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给将来的学习打下一点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探究精神、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等,这将是孩子们一笔不菲的财富。
组装电路,点亮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