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的贾樟柯的第二部电影,凌晨四五点的时候看的,之所以要提这个时间是因为,这个点大脑一片空白,很客观地看完了这一部电影。
就像贾樟柯大多数的电影一样,焦点都汇聚在底层小人物的身上。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所以在众人之中每个人的梦想都是能有地位、有名望,这样人群之中的焦点才可以汇聚到你的身上,大部分的影视剧也都是这样,反复地褒奖英雄,凡人只是背景,陌生的甲乙丙丁,出人头地是大多数人毕生的追求,可是自然的法则就在那里,越往顶端走数量愈少,很多人注定是芸芸众生。这个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前期,改革的大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商业的开放、法制的不断发展,人们正在被一点点改变,我认为这场变革之中最大的一点就是,中国人思想的整体变迁,物质的冲击让变革缓慢的思想有些跟不上潮流,时间仿佛开了加速器一般,很多没有做好准备的人,不断地在怀旧与怨新之间不断徘徊。小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在金钱冲击之下(现在整个知识分子界天然地把钱视为罪恶的源头),小武遭受了朋友的决裂、爱情的萌发与破灭、家庭的抛弃、社会的抛弃,他仿佛一个迷迷糊糊的孩子,想尽力弄明白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每当他鼓起勇气时总会被无情的现实戳破希望,我没有看到他的绝望或者感到对社会、体制的愤怒,每个人都是一个哲学家,不断地用行动寻求着生活的意义,不断地与社会融洽,经历了那么多,他只不过变得更加的孤独,好不容易在爱情上寻求了温暖,可是又凉的那么迅速。
这部电影对环境的取景是很脏、很乱的,可是又是最真实的,这是大多数的地级市的面貌,再真实不过,这是导演的选择,也是他的一个特色,存在就是美。我也曾抱怨现在小城市的人越来越认钱,伦理观念也在不断地弱化,仿佛突然进来了一个调皮捣蛋鬼,一下子把秩序给打破了。小武和小勇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上演,我的发小也是这样,小的时候大家光着屁股一起长大,喝酒吃肉海誓山盟,可是一旦步入社会、成家立业,仿佛都把过去给遗忘了,为了琐碎的小事,就把友谊情谊给抛弃了,我想也这是大多数人的悲哀,父辈以及很早步入社会的人很难能进入彼此的内心,可能我太理想化了,不过大家确实是把自己局限在一家之内,家之外就是陌生人了。
一个小偷、一个舞女这是大多数小说、剧集里的标配,两者都是破罐子破摔,不会在意身边人看法的人,他们都是被社会孤立起来的人,不是被孤立的人吗,那我们就抱在一起取暖,就做给你们看。胡梅梅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姑娘(是不是在暗示风流行业从业者多东北人),她想成为明星,长相有了,可是明星不知需要这一方面,最终沦为了歌女,相较于其他歌女我个人认为胡梅梅还是那种在心中给美好留了一点点空间的人,还是有自己个性的。所以遇到像孩子一样的小武,内心的那份天真、美好也被唤醒了,两个人就是两个孩子,当胡梅梅病的时候,小武及时地出现了,此时胡梅梅需要的就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关心,他给了她要了,所以两个人在一起了。这种感觉多么相似,我没有正式谈过恋爱只是追过几个女生,就在说出喜欢之前两个人暧昧是一种多么温柔、甜蜜的感觉。可是两个人确定在一起,每天是无数的现实,甜蜜只是短暂的。像大多数恋人一样,有一天甜言蜜语也会变得无济于事,最后两人变得不断地内耗,被掏空的那一天就失去了这段关系,所以我认为恋爱中的两人都应该是独立的个体,并在不断地成长,谁也不属于谁,我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有具体的实践。出于以上对爱情的认知,我认为小武与梅梅的分开是必然的,她无法像孩子一样仅仅追求纯真的爱情,她的背后有家庭,父亲还在生病,她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无论是在心里层面还是在物质层面,最后她给小武发的BP消息,足以证明她曾真的喜欢过小武,小武也曾在她心里划过了痕迹,现在她有了自己的选择,没有好坏,她综合之下选择了这条路。小武呢,他是一个受害者嘛,我认为大多数都理所当然地把弱势群体的遭遇归咎于体制、社会,他变得这样家庭、社会大环境是有责任,我们总是在思想里放不下绝对的公平观念,可现实社会里那有那么绝对的公平,社会不会把你当做孩子,只会把你当作人格完整的成人,你进入成人世界就要按规则来玩。
再谈一谈小武和家庭吧,小武变得这样在当今的大多数人看来和家庭的教育脱不开关系,孩子的一点点沦陷父母是不无责任的,可是在那个时代,无文化、被生活所累的父母,只负责把你带来这个世界,让你长大,看你成家最后再赡养他们,这就是他们一生最标准的追求,看到残酷的现实不能只是一味地愤怒、抱怨,再进一步看看背后的事实是什么,对后代的有哪些启示,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在如今的时代,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也在不断地惠及更多人,尽管如今物质的丰富把弱势群体隔得更远了,但是完美世界只存在于书本中或者想象里面,改变正在一点点发生,我是一个行动派的笃信者。
最后,我想对改革开放这个大时代说一说自己不一样的认识。那个时代把国家划分了三个阵营,一个是完全的支持者,这些人的代表是那些紧跟时代潮流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无论后世对他们的手段多么抨击,他们确实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一个是对变革的批判者,他们对精神生活有很强的追求,他们对变革缺乏足够的准备,应对时代的大变革他们无所适从,面对自己看重的精神生活不断地被物质、金钱冲击,他们愤怒地拿起了知识分子的批判。最多的一批是被时代推着向前的人,他们没有选择权,能做的只能去适应。这只是我自己对大变革的认识,出发于我的知识积累和阅历。
《小武》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也有很欣赏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