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性”或“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框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角度,都导致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人为分裂。在上述框架中,事情往往被弄成彼此相隔,而且主次分明,因而往往看不到作为“工具”的知识、技能所黏附的“德育”、“思想”“人文”、“态度”。只有到了事情的反面,到了由于“工具”的不合宜而造成了对学生“德育”、“思想”、“人文”、“态度”的伤害时,人们才意识到“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实际地在形成着“态度”,尽管那被形成的和我们原意正相违背。
这一段是王荣生教授书中所述,我原文照搬,因为我的转述不会比原文更好。于此,其实我们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却苦无良策。而赵谦翔教授用自己的课堂与自身的非凡经历让我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2017年11月8日,这一天,我有幸去赤峰红山中学观摩赵谦翔教授的初中课堂,也聆听学习了他的绿色语文的教学理念,直观地看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绿色语文课堂。
怎么样才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王荣生说“技能同时包含态度”,我说行动即是态度。
日本教育专家时枝诚记:“即便写一篇报告,真实地记述,恳切地解说,这样的态度,也是国语教育的第一要事,这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他人的作品,哪怕主张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无误地理解,养成这种包容的态度,就是国语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对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样一篇长而难解的课文,赵谦翔老师没有任何多余的拓展,立足文本,客观无误地解读文本的原意,和作者写每一句时的真实意图和感受。这就是一种态度。不管对方是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运用自身的力量去真诚地理解对方,而不是首先主观地自我地解读和批判。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要学会理解。而我们的教育经常停留在口头,却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言行不一致,学生又如何能真正学会倾听和理解?
例如,我经常拿到一篇课文就先主观地加入自己评价与理解,根本不管作者的意图。我洋洋得意自以为特立独行,经常说这是孟氏独家解读。现在想来不禁汗颜。不是说自己的解读行为错,而是我没有先尊重作者。这是态度问题。其实此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裂,单一强调突出一点而忽视另一点。行动即是态度。教师要言传更要身教,要体现在每一个课堂活动的细节中。
赵谦翔教授强调阅读课必有写作。且教授不仅要求学生这样做,而且他自身就热爱写作,读书写作,生活写作,感悟写作,让学生写的他必先写。我认为,此教学行为本身就包含态度,包含笃学敏行的学习态度。这种德育是潜移默化的,会使学生受用终生。
对于写作,教授不限制字数、文体,只有一个要求真实,写真话,没有感悟就不要写。这种教学行为也包含着一种真诚与负责任的态度。
赵谦翔教授一直强调绿色语文的人文性,育人功能。说这要比背诵文章更有价值。似乎好像又是在单方面强调一点。但是其实不然,他绿色语文的人文性都是在学习运用语文技能的同时体现的,绝对不是单一呈现的。技能同时包含态度。行动即是态度。
文章写到这里,我的学习感悟应是表述的基本清晰了。但是我还是想说说我的孟氏观点。
昨天看了一个2011年美国上映的一部有关教育的电影《超脱》,我被电影中巴斯特老师的绝望与希望深深感动,为那些可怕的不断地糟蹋自己的学生深深默哀。电影想表达的是家庭问题对一个孩子的伤害甚至毁灭。我想到的是我不能解决家庭问题,但是我作为教师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就像电影里面的巴斯特一样,用自己的行动教会学生什么是理解尊重与理性交流,告诉学生该如何面对自己和自己糟糕的人生或是精彩的人生。在课堂上,我们首先应看到是学生,而不是纪律或是成绩,我们首先应看到的是需要帮助的孩子,而不是学优生或是学困生。
美国的教育改革要领先我们一个世纪,这不仅是观念问题,更是经济和科技的问题。领先有领先的好处,但是落后也有落后的好处,那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前行者的错误,并极力避免。这个电影正是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教育中的缺失,那就是做人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改革正在进行中,我们语文人是不是应该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呢?不要重蹈覆辙。
所以,从这个角度,赵谦翔教授强调语文与做人的密切关系,我是极力赞同的,更何况赵教授又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这样好,我更是佩服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