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沙发的人》,是一部在第20界上海电影节参展的国内作品。凡是和教育沾边的,我都忍不住思考一番,并与大家分享。
现实题材的电影一直深得我心,加之有很多喜剧成分在,颇有好感。故事讲述了一个刚参加完高考的男生蜕变的过程。男生名叫粟一柯,他有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母亲,对他十分严厉,但此种毫无章法的严厉起不到任何正面积极的作用。什么叫毫无章法的严厉?用我自己的话概括就是:自己什么都不懂,对孩子各种镇压,且非要显示自己什么都懂。就如粟一柯自己所说:“我想学吉他,你不让!我想学画画,你说没用!我想学文科,你说理科好,容易找工作!我想做的任何事情,你都觉得不好!”于是他就成了一个做什么事情都毫无动力的孩子,学习成绩总是班级倒数第一,高考也落榜了。母亲说,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知道羞耻了就勇敢地去追赶。儿子补充道:这叫知耻而后勇!于是他写下“知齿而后勇”贴在墙上来激励自己。你没看错,是牙齿的“齿”。
母亲让他在家里复习,准备复考,他也是敷衍了事,用掷色子的方法做选择题。母亲下班回家给他核对答案,对着对着气不打一处来,试卷往脸上飞去,骂道:“这全部答对不容易,可你这全部答错,是怎么做到的?!”此时,故事重要的配角出场了。粟一柯母亲有个舅舅,个性十足,在别人眼里他是个性古怪的老头,但其实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十分睿智。舅舅在外租房住,自己儿子在日本工作,“古怪的作风”得罪了业主们,房东劝走了舅舅。母亲只能把他接回自己家住,于是粟一柯就成了“睡沙发的人”。
粟一柯和舅公,一个浪荡在家,一个退休在家,两人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舅舅是个读书人,有许多经典藏书,但视力逐渐衰退。有一次他让粟一柯帮着读,可一柯很多字都读错,舅公实在听不下去了。但在读的过程中,一柯发现这本阿城写的《棋王》非常有意思,里面的细节令他印象深刻,画面感十足。舅公给了他字典,一柯倒是有兴趣继续读下去。《棋王》读完后,他继续问舅公借国外经典小说读,有斯蒂芬·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等。
当然,中间有个重要的小插曲:隔壁邻居家一个小学生,一次放学忘带钥匙,想请粟一柯帮他开锁,因为他擅长这个。粟一柯没有答应,但让他进屋边做作业边等爸妈。男孩儿的作业是写作文,可在旁边抓耳挠腮地写不出。他看到一柯在看书,就好奇地问:“一棵树,你怎么也看书?”一柯说:“我怎么就不能看书了” 小男生补了一刀:“我妈妈说,我要是不好好读书,就像你一样,考不到大学。”一柯听后,气不打一处来,转念有了想法,说:“有了,我教你作文怎么写,就写<我的邻居>”。结果就指导男孩写,顺带把自己“平反”了,说了自己一通好话。这一写,男孩居然被老师表扬了,于是他再次要求粟一柯指导他写作文,还拿出10元酬劳不给拒绝的机会。还别说,一柯指导作文挺有一套,并在小区传开了,其他小朋友也上门请求指导,且都给酬劳,前一阵正愁找不到工作被母亲嫌弃,送上门的钱哪有不收之理。
如此,粟一柯一边开着作文辅导班,一边享受着阅读国外经典读物,一扫往日颓废。受到这些经典小说的启发,他情不自禁地自己也写起小说来。舅公偶然间看到了夹在书里的文稿,虽摇头嫌弃字丑陋极了,但觉得挺有意思,并帮他圈出错别字,夹在一柯尚未阅读的书里,搁在他容易发现的地方。一柯看到舅公认真地帮他批改,他越发有“创作”动力了,写完继续夹在书里放在舅公能看到的地方。这样反反复复,一个写作,一个批改,两人在家的生活也倒是充实。
读了一段书后,一柯沉稳了许多,感觉肚里也有墨水了。一次在和好哥们聊天,互相问理想是什么。好哥们没啥志气,说当个小白脸,找个富婆包养得了。一柯感叹到:“苦难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内心所有的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的、灿烂的花朵”。哥们一听,感觉挺有道理。一柯说,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哥们没听清楚,疑惑地问:“谁?什么司机?脱什么衣服司机?”
故事场景来到一次家庭聚会,一柯表兄弟一家来做客。在饭桌上,聊起表兄弟要去英国留学的事,对方隐约表现出很骄傲的样子。一柯平日也跟着舅公听新闻,顺着问道:“欧洲经济不景气,英国也受到影响,英国政府应该是欢迎人才去留学,你申请奖学金了没?”表兄弟回答没有申请。一柯补充道:“那英国政府就是看中你们的钱。”表兄弟瞬间怒了,提高嗓门:“你连高中都没法毕业,还有什么资格说我!” 这下可把粟一柯堵得。舅公看不下去了,起身进了卧室。不一会儿,拿出来一本书。原来舅公背着一柯,把他平日写的小说投了出版社。舅公的这一手,毫无疑问,为一柯挣回了脸面,赢得了一柯的尊敬。
不久,舅公决定住进养老院,搬走后一柯很是不舍。当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发现墙上的“知耻而后勇”被覆盖了,上面写着“痛苦是创作的土壤!” 舅公刚劲有力的字震撼到了粟一柯,他盯着这几句话,眼光充满自信与感动。这也是影片的最后一幕。
影片有现实意义,我认为,主要反映了家庭教育观的普遍落后。母亲由于自己文化低,产生了各种思想根源性问题: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教育观随波逐流,把孩子的未来只与考入大学捆绑在一起;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剥夺孩子的选择权;永远是数落孩子,没有正面鼓励和引导。舅公,表面性格“古怪”,其实是看不惯各种社会风气的腐化,同时也存在与不读书人群之间的交流隔阂。然而,他善于发现年轻人的优点,懂得如何加以鼓励。如今,像影片中一柯母亲这样的家长,在逐步减少,但仍然占据很高的比重,也许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微妙差距。
保持不断自我学习的状态,才能够向影片中的舅公靠拢,做一名少唠叨少强权而充满智慧的家长,让我们在孩子面前更有说服力吧。优秀的父母,不以轻易草率地滥用父母的权威。权威不是“我是你妈、我是你爸,你就等听我的”。很多父母不把这句粗鄙的话说出来,可是太多行为表现出了内心非常赞同这句话。保持自我成长的意识,就是给自己留有一面明亮的镜子,记得时常照照自己的行为吧,这样才能让孩子表里都顺服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