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份毕业以来已经快两个月了,很多应届生传来捷报,说已经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实在是可喜可贺,但也还有一部分同学仍然在求职之路上奋力拼搏。
“老师,我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这句话成为我近来听到过最多的开场白。
也是有感于大家在求职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资讯对象,所以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在求职之路上的倾诉问题。
01倾诉对象:同学、朋友
应届生离开学校之后,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是什么?不是学位,不是职场,不是面试,而是房子!没有住的地方,别说求职,连生活都成问题。
因此,先和同学或是朋友合租成了许多应届生毕业后的最佳选择。当然,两人求职之路上的坎坷也可以彼此分担。
“我们早上一块出门面试,回来轮流做饭,吃饭的时候就吐槽吐槽今天面试的公司怎么样。”财贸专业毕业的小柯提到自己跟室友一块找工作的情况很高兴,“后来两人碰壁多了,心里不舒坦就出去喝一顿,喝到最后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当时就想着还好有个人陪着。”
同住的同学或是朋友在求职之路上能够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首先同年龄之间的经历常常相似,短期内彼此的经验可以共享,另外由于没有年龄上的隔阂,沟通也会更加顺畅。
但是,也是由于彼此的年龄都不大,对于社会上的经验都十分缺乏,所以,两人提出的意见也可能不太准确甚至是错误的。
02倾诉对象:家长
既然同学和朋友的社会经验缺乏,那求助家里父母总可以了吧?
当然可以,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不会做出这种选择。
我们观察到了这么一个现象,很多应届生在求职的时候都倾向于不将求职中的各种困难告诉父母,而是会在自己找到工作或是确定下工作之后,再给父母回信。
“家里父母都是在田里干活的,这些事和他们说了他们也不懂,只能跟着瞎担心。”英语专业毕业的阿道是这么说的。
而阿道的室友,跟阿道正好相反,他的父母就是本地人,但他仍然没有将找工作的情况向父母倾诉。“跟他们一说就要给我安排这安排那,我本来出来就是想自己找工作的,遇到困难找个人倾诉一下或者给点意见也就罢了,不是找个人来给我安排工作的。”
父母似乎从小就不是大家的最佳倾诉对象,在求职之路上,也鲜有毕业生找父母来倾诉职场问题,一来是很多父母自己也不懂这些,隔行如隔山,不是专门研究这的人,对这些事只能跟着瞎操心;二来是父母对于子女的工作常常操心太过,恨不得所有事情直接就给安排妥当了,这又违背了子女自主找工作的初衷。
03倾诉对象:老师
除了同学或是家长外,有的应届生出了学校,求职时遇到挫折,仍然会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辅导员和导师。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这样的应届生也已经越来越少了。
说到底,原因不外乎关系不熟和不好意思两点。
“出来之后,辅导员发微信问工作找得怎么样了,我不好意思说还没找到,就说目前已经看准了一家,准备去上班了。”工商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生小刘说,“很早之前辅导员给推荐过一些专业相关岗位,但是没有去,现在也不好意思再麻烦他了。”
大学老师很难成为应届毕业生求职路上的助力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便是与学生的距离感,大学时能与学生关系称得上“亲近”的老师“屈指可数”,一般辅导员或是专业老师只会找到班长或是班干部来传达“指令”,与学生的关系生疏得很,大部分的学生毕业之后不会想到去咨询这些本来就不太熟的大学导师。
其次是学校里的老师,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对于社会上的很多工作都不太熟络,能够给学生的意见十分有限,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就连很多院校里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对于外界的求职就业情况也不是十分了解,其就业创业指导课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对于学生帮助不大。
事实上,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全靠自己一个人在找工作,他们没有伙伴,没有支持,甚至于没有目标,一个人在社会的求职大潮之中挣扎,生活得十分不易。
我们“热爱教育”作为专门为在校大学生和职场人提供求职能力、职场能力提升的服务平台,也希望可以尽到最大的努力帮助到他们。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ICDL考试认证中心”,为您在求职和职场的路上找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