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国考,听说93万人参考,考录比33:1,创近年来最低。我们不妄加评论这个现象,先来看看老祖宗们是怎么选官员的。
苏轼在《论养士》中作了概括:「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夏商周是世袭制,说白了就是拼爹。但老古人也没那么荒谬,继承权位之前还是需要经过国学教育的,相当于岗前培训。等到西周,天子及诸侯分封天下,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各个层级分别按伦常、依血缘世代相袭,有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沿屋栋」的意思。
到了春秋战国,统治阶层觉得世袭制问题太大了,官宦世家耳濡目染再加上岗前培训的结果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不得已,开始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但才干出众的人,逐渐形成战国时的「军功爵制」。这个很好理解,战国嘛,战乱频繁,不给庶民设置军功奖励制度,谁还给你卖命呀,总不能让国君、诸侯自己冲锋陷阵吧。
再往后又兴起「养士」之风,诸侯们不论出身,广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这就是通常说的「门客」。而传说有门客三千的孟尝君,就是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四公子,有点像今天的京城四少。孟尝君不知道你熟不熟悉,但是他爷爷齐威王你肯定知道,就是那个跟田忌赛马的齐国明君。孟尝君是怎么能搞到三千门客的?因为他宁肯舍弃家业也给门客丰厚的待遇,丰厚到什么程度?他的所有门客,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他自己相同。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有差别,放下碗筷就要离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都情愿归附于他。
至此,文武官员晋升通道都打开了。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我猜是因为战事没那么频繁了,国家统治与管理所需的人才类型也有了变化。可能是由于自己的出身,刘邦对平民贤才的渴望非常强烈,下了个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由此开了「察举制」的先河。但是刚开始没有具体考察科目,也没什么严格规定,那考察什么呢?看人品。倘若这个人孝顺父母,办事又廉正,基本可以算是忠孝礼义廉人品五好学生,就推举上去了。「举孝廉」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有组织的地方就有腐败,更何况是「察举制」这么容易舞弊的机制,简直是侮辱贪官的智商嘛。想当官,只要贿赂负责举荐的地方官员就行了,他说你孝廉,你就孝廉。
于是从文帝开始,定下了「对策」和等第。这里「对策」就是答题的意思——应对试题「策问」。等到武帝时,「察举制」堪称完备,各种规定、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甚至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选出的是真人才——毕竟仅凭孝顺廉正看不出一个人的从政能力;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真正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
九品中正制是三国时代对察举制的改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然而这个改良可以说是掩耳盗铃。随着世族势力的强大,中正官考核人才时常常受到影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到了隋代,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