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他是一位心理学专家,在纳粹时期,他和他的家人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他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飞机驾照。直到80岁他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在炼狱般的环境中,他不仅对当下和未来从未绝望过,而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说虽然囚牢困住了人的躯体,但人的心是自由的。
靠着这一股信念,他不仅没有被集中营恶劣的环境打倒,也没有被未知的恐惧打倒,还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治疗法,帮助了很多有心理问题的患者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活出了新的人生。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即使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地,即使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之意义。”
在生活中,顺利时,要感恩这一切的井然有序,有苦难时,要用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虽然这一份坦然未必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但我们都应该终其一生的努力和精力去修炼。
他被关押到曾被称作“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但幸运的是,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成为《圣经》里那个“幸免于难的人”。
他甚至很少谈及自己在集中营里忍受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苦难与摧残,而是更多地谈论那些让人坚强地活下去的勇气。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他很欣赏尼采的这句话,并在书中多次引用。
他对那些因放弃对未来的渴望而放弃生命的狱友嗤之以鼻,因为这些人死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食物或药品的匮乏,而是因为缺失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弗兰克尔则不同,他心中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自己的妻子,内心充满了思念,因而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期盼有朝一日能够活着与爱妻重逢。
有一次弗兰克尔和大队伍一起在黑暗中,拖着冻伤的双脚,被看守们驱赶着前行。队列里几乎没人说话,突然旁边的一个人捂着嘴巴说:如果我们的妻子看到我们这个鬼模样怎么办?我希望她们在集中营过得比我们好,永远不会知道我们经历的这些事情。
这句话勾起了弗兰克尔对妻子的怀念,也引发了弗兰克尔在接下来的集中营生活中的数次与妻子的“精神对话”。看到天空中的星星慢慢消失,清晨的霞光在一片黑云后散开,他似乎听到了妻子的回应,看到妻子的微笑。不管处境多么艰难,弗兰克尔都能继续与爱人交谈,这让他强烈地感觉到妻子的存在,她陪伴在他的身旁。
这种精神对话让弗兰克尔领悟到:
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到幸福的真谛。
他曾不断梦想战后能够到各地举办心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其内容正与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种种经历相关。可能会令人们产生疑惑的是:在集中营里显然并不是拥有强烈求生欲望的人就一定能够活下来,有人由于身染恶疾,有人由于焚烧炉的吞噬,最终都难逃死亡。
奥斯维辛的经历不啻于一场噩梦,但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反而强化了弗兰克尔的核心理念一一
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他说,“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仍然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失了人的尊严而无异于低等动物”。他承认在纳粹集中营里,只有少数人可以像前者那样活。
如他所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人性最后的自由,其实就是可以自由的活着,活着即便是受苦,也依然要活下去,还要从痛苦中找出意义。
只有真正可以承受过太多的痛苦,经历更多的生死攸关的事情,我们才可能找到活着的意义,这个意义就在每个人的内心,即一一
一个人的内在力量是完全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