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我国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
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春种时节,雨水渐多,万物生机盎然。
我国古人将每个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全国多地桃花开始竞相开放,乃闹春之始。
二候仓庚鸣,“仓庚”即黄鹂鸟。黄鹂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嘤其鸣,求其友。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三候鹰化为鸠。古人认为,鹰每年二三月飞往北方繁殖,此时已经不见迹影,只有“鸠”飞出来,于是古人以为春天的“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
而布谷鸟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为“鸠”,远观其外形,与鹰也有相似的地方。
布谷鸟是“杜鹃”的俗称,全球的杜鹃种类多达几十种,因它的叫声类似“布谷布谷”而得名,我国乡间田野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叫声。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
“蛰”是藏的意思。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自然节律才是使它们“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回升较快,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除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至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
家中蛰居许久的我们
期盼着尽快摘下口罩
自由呼吸春天的空气
注:图文来自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