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说一个制作公司牛掰,大概会用上这种句式——
**出品,必属精品。
**出品包括但不限于,Netflix(网飞),HBO,tvN(韩国)……
这是真相吗?
显然不是。
仅仅网飞,就有过《铁拳》(豆瓣5.5),《马可波罗》(豆瓣5.9),《先见之明》(豆瓣6.9)等平庸,甚至称得上烂的制作。
但,有时候,一部精品,又足以扫光所有质疑。
比如Sir今天要说的它——
《守护者》
The keepers
豆瓣9.4,改编自一件近50年未破悬案。
纪录片,但拍得比绝大多数大片惊心动魄。
主角,是上图海报那位年轻、漂亮的修女,凯茜·切斯尼克。
她在美国巴尔的摩一间天主教堂任老师。
故事不在说她的生平,是死因。
谁杀死了修女凯茜?
一个问题,背后三宗罪……
第一宗,杀戮。
1969年11月7日,大约晚上7点。
凯茜开着自己的福特汽车,去当地商场,给马上要订婚的妹妹买礼物。
她一去不回。
午夜,凯茜的车被发现停在公寓附近的路中间,沾着泥土,挂着树枝,车门敞开,没有人在里面。
修女凯茜离奇失踪。
次年一月中旬,凯茜尸体在一片极隐蔽的小树林被发现。
裙子被褪到腰部,上身暴露,头部有被钝器击打的凹坑,由于正值冬天,尸体尚未完全腐烂。
凶杀案,疑点重重。
60年代的美国,犯罪率很低,几乎夜不闭户。
凯茜反而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时间(晚上七点)、地点(闹市)惨遭毒手。
惯常的凶杀,恨不得把可能留下的证据全毁掉。
凯茜福特汽车不但还在,甚至被开回到家门口(公寓)。
这是变态杀手的挑衅?
最有嫌疑的两个疑犯——
在凯茜失踪当晚,两人回家都神情怪异,衣服都沾满血。
事后,其中一个人,在圣诞节送了老婆一条项链,像婚钟的项链,不是节日礼物,更似订婚礼物。
另一个人,着了魔般,在阁楼上藏着一个穿修女衣服的假人。
诡异的是,有疑点、疑犯,案情却始终没进展。
警局永远正在调查,永远无可奉告。
是谁在制造这场杀戮?
是谁在张扬这场杀戮?
又是谁,在掩盖这场杀戮?
1994年,近30年后。
修女凯茜生前一位女学生,匿名发表声明,让这起谋杀案二度曝光。
声明中,她说自己曾被一位叫马斯克尔的神父带到凯茜尸体旁边,他恐吓她:
现在你知道当你乱说别人坏话时会发生什么了吧
纪录片中她提到:
凯茜被杀是因为她会揭露那所学校里发生了什么
所以他们用她的死亡来让我闭嘴
换句话说,凯茜的死,极可能是一场有预谋的犯罪。
除了要让她闭嘴,还希望通过她的死,让其他人沉默?
凯茜任教的基奥天主教会学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扯出了该事件的第二宗罪——性侵。
基奥天主教会学校,除了学生、修女,还有神父。
两位。
左为马斯克尔神父,右为曼克奈斯神父
在教会学校,神父就是权威,一个比喻,上帝使者。
不被监督的权力,是暴力。
事实证明,这两个神父,却以上帝之名,行魔鬼之实。
他们利用高中女孩青春期的无知、困惑,深化她们的罪恶感。
他们告诉女孩:为了洗刷罪恶,你们要从神父这里“吸收圣灵”。
他把他的精液描述成圣餐
还说这就是我该吞下的圣灵
后来,告解变为威胁,“洗罪”变成强暴。
再后来,他们甚至招来其他人共同犯罪,这些人里,不乏警察。
我被两名警察强奸了
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案件迟迟未破。
而被性侵过的女学生,有的死了,有的生不如死——沉溺于酒精、毒品、精神病。
说到这,也许你猜到了,事件暴露第三宗罪——包庇。
纪录片,调查案件记者说过这么一句话——
包庇掩饰是巴尔的摩内部的癌症
这份包庇,有犯罪者的自负满满,有知情人的讳莫如深,也有帮凶(警察,法官)的不作为。
凯茜生前曾和一位修女共住公寓。
凯茜死后,这位室友总是回避此事,她爱说,过去就让它过去。
当得知马斯克尔神父死讯,她又说——
看来他带着他的秘密进棺材了
她又何尝不是想带着她的秘密进棺材?
警察更逃避不了责任。
破案过程,和神父有关的证据和文件,几乎都离奇失踪。
凯茜失踪第二天,11月8日,给妹妹寄了一封信。妹妹没打开,交给警察。
这封信再也没出现过。
信里内容,无人知晓。
警察局的回应是,丢了。
不难发现,学生、凯蒂、凯蒂室友、警察、神父,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机构,组成了一条弱肉强食的食物链。
教会,是这条食物链的顶端。
90年代初,一众被马斯克尔神父性侵的人,曾对其上诉。
但在教会律师辩护下,最终以人造虚假记忆,超诉讼时效为由驳回。
大主教管区2002年释出的性侵名单上,50个名字,最终没一个神父被判有罪。
一项旨在延长孩童性侵案法定诉讼时效的议案,因为教会施压,在马里兰州议会被提案六次,至今未通过。
这样的包庇贯穿历史。
60年代凯茜之死;2002年,《聚焦》披露波士顿天主教性侵儿童;前段时间,又曝出教堂合唱团性侵。
这也许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愤怒的地方。
到底,谁杀死了修女凯茜?
纪录片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确凿的答案。
Sir以为,答案不证自明。
许多时候,我们提到犯罪,会纠结,谁是罪人?
一旦纠出罪人,审判到此为止。
但追问应该到此为止么?
还记得《聚焦》那句经典台词吧——
如果养育一个孩子要靠整个村庄的支持,那侵害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
法的作用不止是制裁,更是威慑。
比起砍掉那只手。
难道我们不更该抑制乃至尽可能消灭,手伸出来的邪念。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B站有
编辑助理:伍迪爱伦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