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各色面食吃刁了我的胃——写在中元节

我长了一个迷恋面食的胃。可以食无肉,不可饭无面。人间至味是面食。这个面,涵盖范围极广,馒头,火烧,烙饼,面条,简而言之,用小麦面做出的各色食品。

老公是个善于烹调的人,但是唯独对面食不太精通。虽然他一直在努力,但是每次面对他做出来的面食,我总是吃上几口就忍不住失望,“不对,不是那个味。”

这个时候,老公满怀期待的眼神就会黯淡下来,“你呀,你真是让咱妈把你喂刁了。同样用面做出来的,能有什么不一样的味道。”我只能对老公抱以歉意,可是我骗不了自己的胃。真的就是不一样啊,任别人做的面食多么美味,但是里面却总是缺少一种味道——妈妈的味道。

1

我生于1973年,长于山东烟台一个农村家庭。我小的时候,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匮乏的。每天饭桌上最常见的就是一篓钵(一种盛主食的器具)黑乎乎的地瓜干。地瓜干,是我们这里春夏两季的主食。

秋天,地瓜从地里刨出来,为了便于长时间储存,村里的妇女便会用擦铳子,将一大部分地瓜削成片状。这个活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危险,即使技术比较熟练的妇女,有时也难免会擦到手指。

地瓜擦成片以后,需要在田里晾晒。为了能赶着好太阳快点晒好,就需要将地瓜片不时翻动。这个活不需要体力,需要耐心。漫山遍野的地瓜片,需要一块一块地翻动,一天至少四次。这个活计就落到老人和孩子头上。我现在想起在大太阳底下面对那一大片白花花的地瓜片的情形,腿还是会有点发软。

碰上好太阳,地瓜片会迅速缩水硬化;如果天不好,地瓜片就会变黑,甚至发霉。那时,是不舍得浪费粮食的,即使发霉了,也不会扔掉。

秋冬两季,可以吃地窖里储存的地瓜,所以这两个季节比较好过。到了春夏,主食就是那黑乎乎的地瓜干了。把晒好的地瓜干,用水浸泡,然后在锅里蒸熟。虽然还保留了一点地瓜的甜味,但是留在我记忆里的更多的是霉味。

除了地瓜干,还会有玉米面饼子。这个主要是留给家里的男人吃。因为男人干重活,光吃地瓜干,顶不下来。虽然小孩可以受到优待,分一块玉米饼子,但我不稀罕。用大人的话说,我从小嗓子眼就细,总嫌玉米面饼子磨嗓子。

我小时候长得矮小瘦弱,到了春夏,更是瘦得满脸只剩下两只大眼睛了。村里人看见我,总是会说:“这孩子瘦的,小胳膊跟麻杆一样,是不是有什么病啊?”我为此也多次被带到医院检查。没有病,就是饿的!我的胃拒绝接受地瓜干玉米面饼子。

为了不让我把自己饿死,妈妈也是想尽了办法。做饭时,妈妈会从白面缸里抓出一把面,倒上一点点水,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缠在玉米秸秆上,放在灶火里烧。烧熟以后,把面团给我重新插到一根筷子上,把外面的灶火灰吹掉。轻轻地咬上一口,外脆里软,香气扑鼻。这块小小的面团,我是不舍得一次吃完的。实在馋不住了,就咬上一小口,慢慢咀嚼,让那种香气长久地留在唇齿之间。

有时,妈妈也会做疙瘩汤。一碗面,加上一点水,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动,直到面结成均匀的絮状。锅里加一点油和葱花起锅,倒上水。水开后,把搅拌好的面疙瘩倒入锅中,用勺子搅拌,开锅后加上一把菠菜,加点盐花。满满一大盆疙瘩汤,让合家老小喝得通体舒泰。

而每次盛疙瘩汤时,锅底的那一碗,肯定是留给我。因为锅底那一碗,会特别浓稠,而且因为火急,有些面会沾到锅底,这些面铲起来以后,都会起一层焦黄的面皮,特别的香。后来,虽然生活不太艰难了,但是吃锅底这个专利,妈妈一直为我保留。

到了过节的时候,妈妈为了给我们这些孩子解馋,会做一锅金包银。所谓的金包银,就是两合面馒头,一层玉米面,一层白面,特别好看。那时候,我总希望金边能窄一些,银边能厚一些。虽然我不爱吃玉米面,但是有了那一层层银边的诱惑,我就会吃下一个大大的金包银馒头。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妈妈为了我们的吃,也是竭尽了自己的智慧。过年的时候,妈妈就会蒸发糕。

将玉米面与白面按一定比例和在一起,加上引子(用面自制的酵母)充分揉搓。为了口感更好,妈妈会在里面加上适量糖精(那时没有白糖)。面开发后,将一大盆面,揉成一个大大的圆柱形,整个放在特制的蒸屉里。那个蒸屉跟锅是一样大的。

蒸发糕需要小火慢蒸。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香的味道的时候,发糕就蒸好了。蒸好的发糕,呈浅黄色,又软又甜,放很多天都不会变硬。吃的时候,就用刀从圆形中心切下,切出一个扇面。第一顿,妈妈会让我们可着劲吃。那时,我们都会一个人手里举一块大大的发糕,有时还会在上面抹一块凝固的猪油,(发糕上面抹上猪油,又香又甜)然后呼朋唤友,大家在大街上一边玩,一边吃,开心得不得了!

2

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能够顿顿饭吃馒头。到了初中的时候,这个梦想实现了。可惜,初二,我考入了乡里的重点班。

我们这些人身上担负着全乡父老的希望,自然就要受到“优待”——住校,便于上早晚自习,每个月回家一次。

先不说住宿条件怎么样,先来说说我们的伙食。

当时,我们都是由家长把每个月的粮食直接送到当地粮所,然后学校食堂直接到粮所拿面。当时也不知道是粮所的人对学校心存偏见,还是学校食堂的人过于宽容大度,我们每次从粮所领回来的都是黑面,也叫二伏面,而且面里还会有小虫子。每次吃馒头,我们都会吃到几个白白胖胖的虫子。

菜呢,主要是汤菜,可能是为了便于学生消化。所谓的汤菜,就是一盆汤里,飘着几片白菜叶子,上面浮着几点大大的油花。

当时我一直好奇,明明每天听到食堂里传来有节奏的切菜的声音,切了大半天,菜都哪去了呢?为啥每个人只能分到几片菜叶?

这样的生活,让从小就嘴尖的我苦不堪言。刚刚有点润泽的脸色,迅速又萎黄下来。每个月回到家里,就是打牙祭的日子,我都会吃撑到肚子疼,甚至呕吐。

这时,妈妈总会在旁边悄悄地抹眼泪。我不知道后来家里人是不是为此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最后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应对办法——给我送饭。做饭是妈妈负责,送饭的任务就落在爷爷身上。

学校距离家六里地,爷爷每个周日中午,会雷打不动地过来一次。因为要保证这些饭食便于存放,所以面食,就是以硬面火烧和烙三角为主。

妈妈做的硬面火烧,我可以一次吃上两三个。不用就着任何菜,就这么干吃就好。妈妈做火烧的第一个秘诀就是要舍得下力。硬面火烧,第一点,就是面要足够硬;第二点,就是要反复揉搓。

那时候,我是不知道这些的,每次看到的都是成品,根本没有注意妈妈制作的过程。妈妈从来不会让我插手做这些事情。

在我们家里。女孩子是不学习做饭洗刷的。因为奶奶说,女孩儿的好日子就是在娘家这几年,一旦结婚到了婆婆家,就得一辈子做饭洗碗洗衣服,所以,在家就好好享受。奶奶是受尽了婆婆的苦,所以才会特别心疼女孩子。妈妈是一个贤惠的媳妇,奶奶的话,她自然照遵不误,家里的一应伙计,她都一人承担。

有时,我出于好奇,想凑到跟前,妈妈就会赶我出去玩,用她的话说:“别学这些没用的。”

真正参与学习做硬面火烧,还是我结婚生了小孩以后,而且,也只参与了那么一次。

记得,当时我负责揉面。我第一次见识到“硬面”一词的由来。那面,确实硬!我本来是坐在炕上揉面,后来不得不跪起来,靠着全身的力气,才能揉动那块面。

我感觉自己一块面揉了好长时间,可是妈妈拿过去看看,说:“还不行,你得使点劲,这样做出来的火烧才能起瓤。”那时,还不是夏天,但是我却体会到了什么叫大汗淋漓,汗珠子噼里啪啦地砸到炕上。最后,终于以我的手上起了两个大水泡而告终。这就是我唯一一次参与做硬面火烧。

我实在不知道,妈妈那瘦弱的身躯里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妈妈身高一米六,体重始终在一百左右徘徊。她的手腕特别纤细,似乎薄薄的一层皮下,就剩下了血管和骨头。我非常不解,这样的胳膊,怎么能揉动那么硬的面?

我们全家人都爱吃硬面火烧。所以每年到了七月七,妈妈都会做好几锅火烧。农村的大锅,一锅,就得一大盆面。做好以后,妈妈除了留下给自家人吃的,还会送给姑姑叔叔等人。

做硬面火烧,不仅需要力气,还需要技巧和耐性。火烧里面需要包红糖,怎么能够做到既不让红糖在烙制的过程中淌出来,又能够在吃火烧时,喝到一大口一大口的红糖,这就需要技术。

我现在依然突破不了这个难关。偶尔兴致来了,用烤箱做几个糖火烧,最后的结果就是糖流成河,惨不忍睹。而妈妈做的硬面火烧,就能让人喝糖喝到过瘾。

其次,烙制硬面火烧,需要考验耐心。在土锅里烙制火烧,对火候的把握特别重要,火急了,容易外面焦了,里面不熟。妈妈每次都会用麦秸草,一次放进灶里一小把,等到快燃尽了,再续上一把,这个过程中,要不停地翻锅里的火烧,而且需要变换位置,开始在锅底的,慢慢往锅边上翻,锅边的则往下走。这个过程中,要通过观察火烧表面的颜色,来控制锅底火候的大小。我说的这些,只是我在旁边看到的,一次也没有付诸实践,我是没有这个耐性的。

这些硬面火烧好吃还耐放,成为我当时最好的零食。每天晚上下晚自习,都会跟好友在被窝里偷偷地吃上两个,使空落落的肚子得到一番抚慰,然后美美地睡去。

为了不让我吃腻,妈妈每个周都会变换花样。这个周吃火烧,下个周就会吃烙三角。将面粉里面和上鸡蛋白糖猪油,面开发以后,擀成饼,切成三角形,烙制而成。加了猪油的烙三角特别酥,特别香。

有时为了从同学手里借到小说,我就会忍痛割爱给他们一块烙三角吃。有些男同学吃得上瘾了,都会积极主动地帮我搜罗书籍。妈妈的烙三角,使我在没钱买书的年代看了大量的书籍。

每次送饭,妈妈都会给我带一些自己做的咸菜,因为这些咸菜,那些黑馒头也可以送进肚子里。

妈妈最常做的是咸菜饼。将腌制的芥根切成丝,浸泡之后,和上面,再打几个鸡蛋,然后摊成小圆饼,在锅里用油煎熟。煎好的咸菜饼,两面金黄,咸香适宜。妈妈每次都会将咸菜饼盛在那个老式铝制饭盒里,满满一饭盒,不用两天就会吃光。

有时上课馋不住了,就会跟同位将手伸进桌洞的饭盒里,揪下一点迅速送到嘴里。碰到视力不太好的老师,我俩一节课能解决小半盒。

初中两年住校生活,实在有太多辛苦。大夏天的晚上,也不得不用被子将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因为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老鼠在被子上欢快地跑来跑去。

冬天,没有热水,就一直不洗脚,每次回家洗脚时,袜子都没法顺利脱下——脚冻破出血,将袜子沾在脚上。如果没有妈妈的那些可口的面食,我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过那段日子。因为有了每周一次的送饭,日子也就在一天一天的期盼中滑过去了。

3

师范三年,学校距离家二十里地,每周一次的送饭由爷爷变成了爸爸。我的身体离开了家,但我的胃一直可以享受到妈妈温柔地抚慰。

师范毕业,我分到了离家三里地的一所村小。接到调令那天,我心里特别失落,感觉自己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起点。

记得那天,爸爸妈妈在地里干活。爸爸看见我,就问我分配到了哪里。我还没张嘴,就蹲下哭了。当时来到我身边安慰的是爸爸,妈妈只是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说。

妈妈从小没有读过书。她在家里是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四个妹妹。到了适合上学的年龄,妈妈却只能留在家里看孩子。偶尔提起这些,妈妈语气里有遗憾,但是没有抱怨。或许因为不识字,妈妈不太善于表达自己,她只会默默地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一切。

妈妈嫁过来以后,又面对一个大家庭。爸爸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在这个家庭里,奶奶当家做主。妈妈从来没有想到要争取自己的发言权,她毫无怨言地把所有家务从奶奶肩膀上接过来。

在家里,伺候公婆,照顾小姑小叔;在生产队里,她干什么活都是一把好手,每年都会拿最高的工分。

我和姐姐从小都是跟爷爷奶奶一铺炕睡觉。我依恋爷爷,因为爷爷每晚都会给我讲故事;姐姐依恋奶奶,因为奶奶总是尽力满足姐姐对漂亮衣服的追求。印象中,不记得妈妈会亲昵地抱我亲我,也不记得她说过什么暖人的话。

每次从田里干活回来,妈妈总会从兜里掏出一把铃铛瓜(一种绿色多汁的野果),或者递上一根甜秆(玉米秸秆中极甜的一节),然后迅速地收拾做饭。现在想来,妈妈除了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她也没有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她的一生都在照顾别人。

姑姑结婚后,因为没有公公婆婆,无人照看小孩。当时奶奶在医院食堂做饭,照顾小孩的任务就落在妈妈身上。妈妈小时候照顾弟妹,嫁过来照顾小姑小叔,带大了我们姊妹三个,又带我们这些人的小孩。她的人生太满了,没有一点空隙留给自己。

我在外读书五年,现在又回到了妈妈身边。我失望大哭的时候,妈妈没有说一句话。她回家后,不顾一天的劳累,做了我爱吃的手擀面。吃饱喝足以后,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妈妈的手擀面,特别筋道。她给手擀面做的卤菜,都是用最平常的材料——豆角,西红柿,土豆,鸡蛋。但是她似乎有点石成金的神奇本领,这些平常的材料到了她的手下,就会变成一道特别美味的卤菜,与手擀面相得益彰。

夏天,手擀面从锅里捞出来,然后放在早就准备好的凉开水里过一遍,捞到碗里,浇上卤菜,吃下去特别清爽特别过瘾。

记得我老公第一次到我家,就被我妈的手擀面征服了。他吃了满满三大碗,还悄悄说,其实自己没好意思放开量吃。

我踏上了工作岗位,每天早出晚归。在妈妈眼里,我很了不起,小小年纪就能挣工资了,同时,她也明白我心里的不甘。妈妈不会表达她以我为骄傲,也不会安慰我的失落,她能做的,就是用她手中的食材尽量做出美味的饭菜,把我喂胖。

我爱吃烙饼,妈妈就会隔三差五来一张。妈妈烙出来的瓤子饼,表面金黄,瓤则一层一层像油纸一样透亮。每次我都会先把外面那一层掀下来据为己有。爸爸会呵斥我不守规矩,但爷爷说也是小孩子牙口好,他们都爱吃饼瓤。自此以后,我就毫不客气了。妈妈什么都不会说,只要看到我贪婪地吃光她做的饭,她眼里就会泛起满足的笑意。

等下来黄瓜方瓜以后,我的饼就丰富起来。妈妈会把黄瓜丝方瓜丝加上面,打上几个鸡蛋,少许盐,然后用油煎至两面金黄。每天早上,吃两张清香的黄瓜饼方瓜饼,喝上一碗玉米粥,配上妈妈自己腌制的小菜,然后去上班,一整天都是元气满满。

想想开始自己还因为分配不如意而哭泣,如果真离家远了,我哪能天天享受妈妈做的饭?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晚上回家,妈妈会立即把饭菜端上饭桌,即使在农忙季节,都绝不会晚点。

妈妈的精心喂养给我带来了一个麻烦,我也像妈妈做的发面馒头一样迅速膨胀起来。我经常面对妈妈的美食,一边吃着一边嘟囔:“人家要减肥,你还做好吃的,是不是故意的啊。”妈妈总是笑眯眯的:“净瞎说,好不容易长点肉,减什么肥,这样多好看。”

每一次吃完,我都会痛下决心,下次一定少吃一点,但一坐到饭桌前,就会告诉自己,最后再放纵自己一次。

现在想来,我毕业在家乡教学这三年,应该是最幸福的三年。我尽情地享受妈妈对我全方位地宠爱,除了上班,我什么都不用操心。衣服妈妈洗,被子妈妈晒,回家坐下就吃饭,偶尔良心过不去,想刷个碗,都会被妈妈坚决夺过去。可惜,当时却不自知。

4

在二十几岁的年龄,爱情高于一切。当男友提出要把我调到他的家乡教学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妈妈的美食抵不过爱情对我的呼唤。

临走的时候,一向不善表达的妈妈却说了很多话:“真不放心你跟过去。如果是你姐过去,我一点都不担心。你姐虽说眼睛不好,但从小厉害,不吃亏。你性子太软,身体又弱,这也不爱吃,那也不爱吃,你过去了,谁伺候你。”

第一次听妈妈跟我说她的心里话,我甚至有点愕然。这么多年,我安然地享受妈妈给我的一切,却从来没有跟妈妈有过什么情感上地交流。我习惯了妈妈的不言语,我甚至不知道她心里会对我有这么多的不舍和牵挂。我一直活在自己的喜怒哀乐里,却很少关注过妈妈的内心,我真是太自私了!

面对爸妈的不舍,我内心有些酸楚,但我还是走了。离开妈妈,我才强烈地感受到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好。我想妈妈了!但是我不敢跟妈妈说,怕她担心。

无论我说,还是不说,妈妈的心一直都被我牵着走。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做好一大堆面食,馒头,火烧,三角,应有尽有。走时,我就大包小包拎走。我知道妈妈在弥补她不能再给我送饭的遗憾。

有时,老公让我跟妈妈说别做了。他说妈妈渐渐年龄大了,不能再让她操劳。但是我知道,如果不让妈妈做,她就会更加担心我。

后来,我结婚,生子。儿子上小学,初中,高中,生活琐事,加上工作压力,二十几年,匆匆而过。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每次回家,妈妈给我做的面食花样渐渐减少。有时偶尔提及,妈妈会说,老了,不爱做了。我想妈妈也是该歇歇了,所以也没往心里去。

再后来,发现妈妈的健忘越来越厉害,她似乎越来越没有兴趣做饭。我要带妈妈到医院。妈妈非常抵抗,她说她什么病都没有,只是老了,记性不大好了。

最后还是爸爸发话了。妈妈一向听爸爸的话,这次也不例外。检查结果,阿尔茨海默症中晚期。从来都不得病的妈妈,病了这么一次,就让我们束手无策。

我们太忽视妈妈的感受了,等我们意识到错误的时候,妈妈却不给我们改错的机会了。妈妈最先忘记的,是她一生最重要的一个技能——做饭。可能她这一生做的饭伺候的人太多了,她需要歇歇了。

每次回家,做面食的任务就落在我身上了。我包饺子,妈妈就坐在小凳上,看着我。自从妈妈病了,我跟妈妈的位置就这样倒了过来。只是以前妈妈做时,我不会在跟前看着,我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妈妈的兴趣爱好就是她的女儿。

“妈,你别光看着我,帮我擀皮吧。”我一直想让妈妈适当动一下,这样据说可以维持记忆。“我不会啊。”妈妈拿起一个面饼又放下了。我做水煎馒头。“妈妈,我忘了怎么做了,你教教我吧。”“我哪里会啊。我可从来没做过。”我看着坐在小凳上的妈妈,心里特别酸楚。我的妈妈成了小孩子。我现在是她最大的依赖。她相信我是无所不能的。

每次我做好饭,我都会问妈妈:“妈,好吃吗?是不是不如你做的好吃?”“好吃,你做得好吃,我不会做。”妈妈不知道是因为病,还是因为她从来没吃过闺女做的饭,反正她的胃口比以前好的多。瘦了一辈子的母亲,竟然胖到一百二十多斤。妈妈照顾了一家人,唯独没有想到照顾一下自己。

妈妈生命的最后两年,是躺在床上,在无意识的状态上度过的。她就这样一天一天耗光了自己所有的气血,最终离开了这个让她操劳一生的世界。

妈妈走了,我才深深地意识到,妈妈的面食,这么多年来,岂止是抚慰了我的胃,它一直是我能够从容面对生活的支撑。因为知道有妈妈在我身后撑伞,我才可以勇敢地在雨中奔跑。而今,妈妈走了。但是,妈妈的伞已经在我心里撑开,她会永远陪着我,让我有勇气直面人生的风雨!

后记:妈妈走后,一直不敢提笔写关于妈妈的任何文字。中元节,为了纪念,终于动笔,还是很难写下去。陆陆续续几天,终于写完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302评论 5 47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232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337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77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20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94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38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19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55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79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26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0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96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96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67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43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