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一如既往的点开书单君的公众号,看看推文。今天的文章,题目是《那些萌动在校园里的性:小学生们的早熟,让我这个老师都脸红》。看完之后,深有感触,以至于明知早上时间比较匆忙,我还是牺牲了部分晨练的时间,写下了满满600字的长评。
但也许是因为我的评论跟主题不搭,跑偏了;也许是因为匆忙的评论,没检查,逻辑稍混乱,还有几个错别字;又也许,我说的内容有点尖锐,有点偏激,可能会得罪部分人,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接受,我的评论并没有被书单君上墙。其实我只是想表达作为一个曾经的学生,我的想法,还有一些进入社会工作之后的感悟。虽然我没有正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但我曾经也是个在学校读过书的孩子。
评论的内容,我想完整的发出来,但为了方便阅读,会改改错别字,调整一下格式。并且,既然这里没有字数限制,我会在评论的后面再做一些补充。有兴趣看原文的话,标题在第一段已经完整给出,可以复制去搜索下,基于版权问题,就不转过来了。
评论的内容如下:看完这篇,我感觉我从小讨厌大部分的老师也不是没有理由的。从小跟老师的相处就隐隐透漏出一种敌对博弈的关系,这在文章中也隐隐的感受到。美其名曰关注学生,观察学生,但是通篇都是用上帝视角在“俯瞰”,我并未从中看出这位老师有走近哪一位学生去真实的感受,理解,关切她的学生。许多老师的通病,就是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去给学生打标签。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经通过某几位老师接触过一位所谓的问题学生。通过老师的描述,我对这位学生形成了非常恐怖可怕的印象,以至于初接触他时带上了防备。然而接触下来发现,这位学生很好相处,懂礼貌,为人着想,只是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会焦虑而表现有些强烈。而这也跟身边的环境很有关系,如果他焦虑的时候,身边有个平和的成年人开导,相信也不会激化他的情绪。如果身边人都在紧张的指责,防备,把他当怪物,试问一个小孩怎么能不害怕?
最后,对于这位老师说的学生对异性老师亲近,同性老师排斥的话,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也不能认同。在我求学的生涯中,仅有的几位关系好的老师,都是年轻漂亮有个性的女老师,因为她们会跟我平视,而不是俯视。其中一位高中的年轻女老师对我影响甚大,因为用心的了解我,她对我说的一句话,让我在升学率不高的一般高中脱颖而出,考到全级第一,成为该校为数不多考上本科的学生。
也许这只是一篇文章,也许这位老师也平易近人,但希望她能放下她的观察,切实的走近她的学生,去感受他们和她们,不要成为一名打标签的老师。
以上就是评论内容。如果看过原文的读者,哦,即便没看原文,光看原文的标题应该也能想到,原文是一篇讲学生性教育缺失,性早熟的文章。而我的评论重点是在师生关系。这么看来,我这评论是真的跑偏了。但谁敢绝对的说,师生关系,与学生的性早熟全然无关?
在我的求学经历看来,首先,我自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不过不失,在不拔尖的学校中相对拔尖,但我并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虽然大错不犯,但小错不断,总有许多鬼点子和小动作,阳奉阴违,挑战老师的权威。这样难搞的我,对于某些老师来说,甚至是问题学生。
对于大部分的老师来说,好学生的定义应该就是学习成绩好,勤奋,听话懂事吧。不可否认在班级管理的层面来说,这种学生最能让老师省心,最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护。但即便是“坏”学生,其实也是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关注的吧。曾经作为学生的你我,应该也有这感受。有点小成绩,做了点小贡献,或者在某方面有点小特长,这许许多多的小成就,都希望被老师家长看到,被肯定,但是有些老师的目光只在那些好学生身上,老师的称赞,也永远只属于好学生。
许许多多的“坏”学生,其实一开始都并不坏,他们只是想求关注,求肯定。而被关注,被认同,是每个人都有的需求,不论年龄。但很多学生求关注的行为,在某些老师的眼里看来,就是捣乱,于是他们被打上坏学生的标签,被责罚。求关注变成了求责罚,还被打上了坏学生的标签,有些想不开的学生就干脆破罐子破摔,反正已经被认为是坏学生,不坏也对不起观众。究其原因,是这些老师亲手把这些学生推得更远。
没能从老师身上获得关注欣赏的学生们,于是把注意力投向了欣赏他们的同辈,异性,或是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某些人的早恋就是这么来的,“我不知道我喜不喜欢他,也许更不知道什么是爱,是他对我的欣赏关注,满足了我渴望被欣赏,被关注的需求,也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所以我乐意跟他在一起,这让我感到愉悦”,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把责罚换成理解和关注,相信结局会大不一样。虽然年代久远,但我还记得我的求学时期,跟大部分的老师关系都不亲近,大部分的老师于我而言就是“一个上课改作业”的人,还有的甚至是“专制的妖怪,敌人”。还有小部分我喜欢的,关系好的老师,仅仅是因为第一次见面,她们就认得我,喊出了我的名字。
文中图片均来自电影《小孩不笨》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