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一直是不敢涉及的领域,看不懂啊。
鼓足勇气,一是因为樊登把经济学作为第一基础科目推荐;二是因为心理所博士班同学说,微观经济学是她最喜欢的;三是看了认知天性,拿本书实践一下。
以下纯为读书笔记,自己的理解,检验一下“检索学习”: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的选择及无意结果(未预期到的副作用)。
为啥研究个体选择?因为,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选择,和互动(哪怕是计划经济?哪怕那个胖胖管着的社会?留个❓,看后面有没有解答)。
个体咋选的?人们基于期望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这里没有道德判断,因为每个人对投入产出的定义不同,衡量标准也不同。跟着自己的心走,只要不打砸抢,想咋选就咋选。
这么“自利”,还不乱套了?哈哈哈,不会!只要不进行人身攻击(远离暴力),不侵犯他人财产(抢劫),这自利的副作用就是井然有序的社会协作。
做梦呢吧?来来来,解个梦!
对于个体,经济行为的核心问题是,稀缺性;靠最大限度地从资源中获得想要的来应对(优化 economizing)。
而群体互动的核心问题是,个体计划的多样性和互不兼容;这就得靠协作(coordinating process) 来解决了。
个人咋优化?靠专业化啊(干自己最擅长的,不就是效率最高,收益最大吗)。
那咋协作?靠交换啊(通过相互调整进行合作)。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为的就是解释秩序与协作产生的原因。
你的选择和计划会改变他人可供选择的机会,而人们在交互中所产生的净收益会不断变化,社会协作就是对其持续相互调整的过程... 虽然整体看上去,任意时间点,总有人在变,但整个社会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这,是个动态的过程。
看看环线的车流,大概就想明白了。你有你的那条线,挤来挤去可以,踏踏实实一条路到头也可以;旁边的TA和你一样... 站在立交桥上,你看到的就是一条车河,送你到目的地。
不过,前行的前提是要守规矩(遵守交通规则),你得同意这个“游戏规则”才能进场玩。
在经济学的社会互动中,产权是重要的“游戏规则”,这东西得是你的,双方愿意才能交换。
计划经济中,只有消费品是私有产权;而生产资料(自然资源、土地、工厂、机器等等)都是是社会产权,是全社会共有的,不能自由交换。
现在理解一下,为啥经济学家们,偏爱某些社会制度和游戏规则。没有私有财产,哪儿有社会交换,谈啥经济。
另外,还有个前提,咱得是理性的人。非理性的欲望和冲动,让人的选择不衡量收益,是不是就得上心理学那儿找“为什么”去了。
总结说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关注:
1/ 个体的行为 actions
2/ 群体内的互动 interactions
3/ 前述两种活动的结果 consequences (不管这些结果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嗯嗯,有意思吗?这理论,挺好!按规则,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贡献全社会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