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焦虑,有一种叫学习焦虑。我相信这种关于学习的焦虑很多人都有,要么是年纪比较大了,想学好一样东西不知道该怎么学,怕自己学不好,又十分想学。要么是年纪不大不小,已经“毕业”,可选择的技能太多,不知道自己最应该拥有的技能是什么,所以找不到”最“只好以”量“获胜,于是把自己搞的身心疲惫。
伴随着这种焦虑,于是我们渴求上天让自己遇到一位好老师能手把手教自己,这个老师既要技能卓越,又要合适自己,最好离家近费用又便宜。找不到只能等,在等待里慢慢消磨兴趣直到忘记要学习这回事。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一位“好”老师当然是最省时省力的选择,比如我弹吉他就跟过很多师傅,也是这些老师让我从第一次拨动琴弦时激发的兴趣保持到现在。但是直到我”毕业“,我发现很多我想弹得的东西还是弹不了,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该怎样继续学,难道我非要去北京上海找老师才是唯一的出路吗?
这个问题随着在自己也开始教吉他的”教龄“越来越长,不断回忆自己当时的学琴经历,总结出来原来最优的老师告诉你学习方法,一般的老师告诉你技能,差一点的老师只让你模仿,最差的是只跟你谈梦想。于是我就时常揣摩当初教我学习方法的老师。
那是在几年前,我们几个同学跟老师一起吃饭的时候,他问我们说“你们跟我学,我跟谁学的你们知不知道?我跟大师学的,我是看着视频一点点扒的,我所有的方法出自大师但又是原创,如果我像你们这么大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学英语,这样才能有机会跟大师学啊”
多年以后在我遇到瓶颈的时候回想起这句话,越咂摸越觉得有意思,然后恍然大悟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不能指望有老师带才能把琴弹的更好,不能离开健身房就不会跑步,不能等别人把饭做好只等着吃,我自己应该做自己的老师啊!
于是有半年的时间我没怎么练琴,我开始学英语。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自信,明白了英语不是用来考试的,是需要用的!
我每天看一点文章翻译一点点东西,不仅发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而且知道去哪里找更好的弹琴资料。在某一个朗读后的清晨,我向窗外远眺,感叹这个世界真的比我想象大的多。没有比知道世界的辽阔跟体会学习的快乐更让人欢欣鼓舞的事了。
通过半年的时间学习英语,订阅专栏,以及前些天读了万维钢老师的《万万没想到》这本书。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比学习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最近学习如下,请各自告别孤傲的进取心,踏踏实实好好践行,不断精进。
想成为自己的老师。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第一点
开启你的元认知
元认知
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也就是说我们自己才是大脑的主人,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是由我来做主,而不是大脑。
虽然看着绕人而且有点忽悠,但是元认知能力却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开方式也非常简单。只要你有过“啊,原来是这样,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嗯,我以前确实考虑不周到”“嗯?同样的错误我怎么又犯了?!”等等这些恍然大悟瞬间,你的元认知能力就都被开启过。
比如,我妈喜欢把家里的家具重新摆放,每一次她都觉得这种摆放最科学,然后过几个月又觉得不舒服,于是打乱重新排,然而小小的家排来排去无非是那几种排列组合,她却乐此不疲。我以前以为这是她“奇葩”的兴趣,现在发现我妈就是元认知开启的人,因为在这类人眼里,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摆放家具就是在用自己的元认知找到最合理的组合,起码是当下最合理的组合。
再有,我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女同学,她在四年级之前被大家冠以“全班最笨”的称号,以至于她答对了某一个问题就代表这个问题全班都应该会,或者老师出错了。但是我清晰的记得到了五年级的夏天,她变得不一样了,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回答问题,我还记得她说我是“诤友”。然而当时的我还不知道诤友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是看她的表情无害才猜测这是在夸我。
之后的事情就是她考上了重点高中,再之后就没有联系了。使我重新回忆起这段经历,是我在看到《把时间当做朋友》的副标题“运用心智获得解放”这句话想起来的,好像在那个夏天,这个被人感觉笨笨的甚至有些自闭的小女孩在的某一瞬间开启了心智,然后再也没有被关上。
既然你已经读到这里,知道了“元认知”这个概念,就应该明白为什么开启元认知能力是成为自己的老师的第一阶段。
因为只有开启了你的元认知,你才能静下心来真正了解自己正在学习的这项技能的思考原理和方式,以及练习的原理和方式,你才能明白自己当下处在学习的什么位置,接下来要往哪儿使劲,往哪儿进步。
第二点
成为高手的唯一途径:刻意练习
以前我们认为苦练1万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但是科学家们研究了各个领域最顶尖的人,认定了一个事实,就是真正的关键根本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科学家也将获得的所有数据汇总在一起,提出了新的概念:刻意练习
这一套系统的练习方法,总结来说有以下四点:
1、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们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项机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还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拿我自己举例,练习音阶就是我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如果再练习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必须脱离自己的舒适区,在跳一跳就能够的着的“学习区”有针对性的练习。你现在就需要想一下自己所掌握的技能里,什么是你的舒适区,什么是你的恐惧区,然后拆分开来,看到中间的学习区,在学习区里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块进行重复练习。
刻意练习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基础训练
你知道现在自己的基础学习或者练习是什么吗?
是套路。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他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这些都是套路。
练习套路你需要把自己学习的套路分块练习,因为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比如你学会了游泳就很难忘掉,学会自行车坐上就会骑。然而无论学任何一种技能,想让他们如同游泳或者骑车一样”长"在自己的大脑里,关键在于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举个例子,我认为弹吉他里和弦的套路最多,单单是练好一个和弦就需要这样:首先把左手位置标准到位,然后右手拨弦,一定要每个音,注意是每个音都要饱满,右手一直顺拨,在坚持按30遍左右手指开始疼,50遍的时候疼得不行,你感觉你的手指要断了,然后开始出现杂音,这时候要屏住呼吸再坚持10遍。然后你感觉自己呼吸困难再也坚持不了的时候,好,停!千万不要动,你把手轻轻离开琴弦,然后你发现你的手指已经僵了。
这是万份珍贵的时刻,只有僵掉才能记住手型,你将手放在腿上歇一会等手指慢慢放松舒展,然后吸一口气,再来一遍!许多遍之后,你才终于能一把抓住这个和弦,从此再也不会忘记。
纯脑力的技能比拼的是谁都套路多,非纯脑力的技能不仅比套路,还比基本功。像音乐体育舞蹈绘画比的首先是基本功,然后再是谁的套路多。可以看到,网络上有大量教英语,教软件之类的课程,但是艺术类的却很缺乏,因为要想在这方面成为一个高手绝不是简单的事情。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得到有效的反馈。
为什么我们会依赖老师?因为他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他能及时提出反馈!
为什么我们需要反馈,因为人们总是高估自己,而别人总能在你看不到的角度发现你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然后持续精进。比如我们上学的时候的考试就是反馈的一种,没有反馈,知识只是幻觉。
所谓当局者迷,若想当好自己的老师一定要需要培养自己观察细节的能力。在练习时一定要慢,为什么要慢呢?
因为慢,所以大脑才来得及反映和思考。你以为的“快”只是一种错觉,只是身体的惯性,反而慢是非常难。
而且你必须借助外力,比如,练琴的时候要照镜子看自己的姿势,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录下来反复听找出自己发音的问题。又比如公开写作,发到网上去,写的好自然吸引人,没有人评论就反应了写作的问题。
我们也会时常害怕出错给自己带来尴尬和嘲笑,但是想要成为自己的老师,必须要成为一个进取型人格的人。不害怕在别人面前展示错误,应该把每次公开犯错当称一种锻炼的机会。其实没人把你太当回事,所以真的不用害怕。要有活在未来的精神,知道自己只是当下不好,未来一定会好。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你必须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
我们从小到大上课经常听到老师讲注意力要集中,但,我们往往对越是朴素的真理越是轻易对待。我之前经常在练琴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看手机,或者弹了一会这个内容就想换下一个练练。尽管手还在弦上,心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这些练习都是无用功。
所以我们练习任何一项技能,要知道消耗的是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不是“生而坚强”而是可以锻炼的,我们需要强健自己的身体,减少油盐的摄入,保持充足的睡眠让自己保持清醒。
高度集中注意力是非常累的一件事,如果你觉得练习之后非常轻松,那你就不是在练习,而是在享受。
第三点
锻炼注意力,
保持耐心
成为自己的老师,注定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但是你一旦掌握了一套学习方法后,便终身受益。因为你可以学习任何你想学的东西,不需要再去想依赖谁。但是找到一个好老师入门非常重要,如果交到一位良师益友也弥足珍贵。
这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只有更好的学习才能应对智能未来,只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所以无论你是处在哪个阶段的朋友,请保持一颗耐心,在刻意练习这条艰苦卓绝的道路上日拱一卒。请保持一颗耐心,不断打磨元认知成为大脑的主人,不被假象迷惑,永远爱知求真。
凡是看到文章的,可以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