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队解散后一个多星期,我这个拖延癌晚期患者才开始逼着自己开始写这一年的创业总结。其实写不写这个总结对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除了自己。我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我打算从不同的方面来总结这一年,这一篇不涉及任何具体产品方面的问题,仅仅说说创业这件事本身。
1. 关于团队
在决定创业之前、之中都看过非常多关于创业的文章,而对于其中经常出现的观点——“创业团队是第一重要的”,慢慢感同身受起来。行业大佬们谈创业的时候,无不说自己在找合伙人、招人这件事上花了多大的精力与努力,当时体会不深,现在看来这些时间和精力真是必须的。VC 们也经常谈到投资的时候团队的重要性大于项目,其中雷军就是是投人的代表。
拿我们来说,开始是个学生团队,大家都在课余时间做一个校园产品,那个时候还没有成立公司,没有任何股权期权工资之类的概念,我们仅仅是想做一个大家需要的牛逼的东西出来。现在看来,毫不讽刺的说,那个时候全员兼职的团队是最厉害的。我们每晚 10 点全员上线在 QQ 群里讨论,Dropbox 团队协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将产品更新到 3.0 阶段,覆盖 iOS,Android,Windows Phone 三大平台。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几乎都拿过,一个针对单一学校的 App 用户数覆盖全校人数的四分之一,当时那个团队在学校里就是梦之队,我觉得牛逼。你可以说那个时候都是学生,想的简单无所顾虑,但我认为,在统一了价值观、搞定了待遇方面的问题之后,全职创业更应该是无所顾虑向前冲啊。但是我们最后没有,这就是团队的问题。
团队不是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件事,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对产品理念认同、目标一致并且有足够能力的一群人做一件事。我们真正创业后的团队质量,其实一直是走下坡路的。
公司注册好时,团队中有三人还有3个多月毕业,毕业时的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大事,其中两人选择了离开。新来的一个没做多久也选择了离开。由于发展过程中的理念不合,原始团队的两个核心成员被迫离开。团队一直动荡不稳定,后来招进来的,人虽然都不错,但心已经不齐了。有人是在创业,有人只是选择了一份工作。不到10人的创业团队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是我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2. 关于股权、期权、待遇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我们团队遇到的第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是每个创业团队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时团队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面对“股权”“期权”这样的名词,说实话老大找每个人谈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根本没弄懂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有什么区别,但是那些百分数多多少少可以让人感受出每个人的重要性。不想比别人少是绝大部分成员心里想的,“公平”这个词在当时显得那么困难。老大在网上自学这方面的课程,我也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这个问题到公司正式成立后很久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好,也从来没有过正式的协议。大家为了创业的进度可以说是暂时先把这件事放下了,唯一明确的是两个合伙人实际占股七三开,其他人是口头的期权。
这件事可以说是一个导火索,原始团队的成员这时候已经有了不满或者怀疑,这些种子终有一天导致了更坏的结果。
我们难道不知道这些“大饼”也许根本就没有意义?我们难道不知道这些问题确定下来就应该踏踏实实撸起袖子干革命?我们是知道的,知道但做不到,把这件事看得过重,这是我们的问题。还是太年轻。
3. 关于创业动机
对我来说,决定本科毕业直接创业,原因有二:对我们的团队能力很有信心;对我们的产品前景十分看好。每当我做选择的时候,永远都是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会不会后悔?如果我错过这次创业,错过这个产品,错过这帮人,我会后悔。OK 那我决定了。所以对于我们团队和我自己开始的创业动机,是没问题的,这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选择创业的根本原因,没别的了。这也是我们在最开始的3个月里,团队士气、融资进展都比较好的重要原因。
但是后来由于第一个项目遇到了很大的阻碍,我们没怎么坚持,就换了一个新项目,然后还做了一个小项目。回过头看看,当创始人和核心团队变成,为了创业而创业,凭空想一些所谓的需求,制造某些噱头,期待某个爆点的时候,这件事是注定失败的(虽然说这可能是被逼无奈的事)。而前几天还看到,我们第一个项目的一个竞争对手的估值已经过亿了。
创业动机的问题从某个角度来看是信念的问题。我没有和 VC 直接接触的机会,但是两位合伙人几乎每次和 VC 谈过后,都会回来开会讨论,进而导致的问题就是频繁的改方向改需求。我们年轻,经验欠缺,所以给予了 VC 过分的信任,认为他们看得项目多眼光远经验丰富,其实这是扯淡。没有人比创业者本身更了解自己的项目。“VC 的作用就是锦上添花”是至理名言。
4. “不要以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
这句话是雷军说的还是谁说的已经不重要了,但这件事真的无比重要,重要性仅次于团队。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经常是打着鸡血加班加点的状态,如果 CEO 还是个细节控,“战术的勤奋”这件事就会变得相当突出。这件事不是不好,而是如果没有基于一个正确战略的话,所有的勤奋很可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现在看来,方向错误却闷头苦干的原因之一是,闷头苦干是容易的,是具体的,是让人感觉充实的,而确定正确的战略是困难的,是“虚”的,是讨论不清楚的。看着大家忙忙碌碌却是朝着一条不归路,只有苦笑。可有些时候真的是没办法,战略正确的难度太大了,这是创始人、CEO 的眼界、学识、修养等众多因素决定的。
不是我们不想战略正确,而是真的不知道正不正确,只能相信一个就干了。
暂时从大的方面想到的收获就这些,虽然只有四条,但相信我,亲身经历一遍和看一篇文章的体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写出来给正在创业或者即将创业的朋友们一个参考吧。希望大家都能做自己喜欢和相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