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帮助他人的原因
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成本和收益后判断是否做出帮助行为。作为利益交换的一部分,帮助他人的最后目的是最大化自己的回报和最小化自己的代价。
同理心。从婴儿时候起,我们就表现出自然而然的同理心。看到别人难受,我们就难受,别人痛苦,我们就痛苦。同理心,导致了助人行为,作为助人的副产品是助人后的满足感。
社会规范会激发助人行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就是互惠规范,对于那些曾静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该回报,而不是农夫与蛇,反而被伤害。虽然无法立刻回报,也能感受到社会责任规范,在长期里保持这个责任。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小群体中的胡会理他提高了每个群体成员的生存机会。比如家长对子女和其他亲戚的同理心促使他们共享的基因得到延续。
2.何时会做出助人行为
- 有负罪感,助人减轻负罪感
- 好心情
- 有虔诚的宗教信仰
我们的助人行为在如下情况下会增加:
- 我们刚刚目睹了一场榜样式的助人
- 我们不是匆忙的赶路者
- 受害者看上去需要并值得帮助
- 受害者与我们很相似
- 我们生活在小城市或乡村
- 有很少的其他旁观者
大量其他旁观者在场的情况,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事件的干预,因为责任被团体分担,每个人都不认为自己有采取行动的必要责任。当只有一位旁观者时,受害者更有可能得到帮助。
当我们注意到模棱两可的事情,我们就会去解释。比如发现房间里有浓烟,群体的被动性(被动的等待他人告知自己情况)还会影响其他人的反应,看大家都没有反应,可能是我自己大惊小怪,根本没有起火吧。
但是,一旦人们了解了更多旁观者在场会抑制帮助,他们在群体情境下帮助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比如看了书籍的你,在下次公众场合,遇到需要帮助的对方,不会因为周边有人多人而选择退缩,更大比例的挺身而出,给对方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