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号是母亲节,突然有某一个瞬间福至心灵的顿悟,我想起自己身上有一个学习的特质,好奇是从哪里来的?细细想来应该是从我妈妈身上的来的,或者说,这是一种习惯的传承吧。也可以换一个词来形容——言传身教吧!
妈妈给我讲过他的过往,在农村基本上都属于重男轻女,女孩子一般很少受教育年龄的时候,外婆并没有打算送她去学校,外婆生了五女二子,妈妈排行老四,上面三个姨妈,下面一个小姨,小姨在家里面还是比较受宠爱的老么,并不清楚她有没有读书。妈妈要读书自己跑去学校报名以后再回家拿学费,就这样读到初中毕业么成绩。一直都挺好,小学一直都是班长,到了初中一直都是副班长,之后因为家庭原因就再没有读了。我想我妈应该是不甘心的吧,这辈子就干过两件改变人生的大事,一件事坚持要读书,还有一件就是坚持要嫁给我爸。这在当时来讲,女孩子要读书,也算是一件大事了,而坚持嫁给我爸,还是一个外地人,远嫁他方也是一件大事,农村也大部分几个村相亲通婚极少远嫁,不同的地方也排外,为此,几乎算是和父母反目,断绝关系了。妈妈是一个性格很内向的人,所以当时找老公就想找一个互补的,像我爸嘴巴就特ai能chui说niu,都可以说的上是舌灿莲花了,也特别舍得哄女孩子。后面也是这样的,遇到比较打交道的事情,就让老爸出面,就相当于是一个代言人吧!
再到后面嫁人了,因为爸爸不怎么管事情,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妈妈自己独立去面对。在农村少有别的营收,家里的主要收入和劳动力是男人,要不怎么说男人是家里的天呢~如果男人不做事情,女人就会很辛苦。在爸爸不you做shou事hao情xian的情况下,就只能自食其力。
家里地荒着没人种,有部分被亲戚拿去种每年说要缴的税好像就从这里来的。在爸爸眼里自己是不可能去种田的,是要去干大事的,种田是不可能种田的。妈妈以前在老家的时候,任务就是挑水,把水从地下抽上来,然后再挑水倒水缸里。上面有姐姐并没有做饭也不会种田。万般无奈,家里孩子多,收入又没有,于是妈妈就张罗着把地拿回来自己种,原来是个农务小白,接连种了茉莉花,茶叶,土豆,番薯,空心菜,茄子,丝瓜,小白菜,玉米,甘蔗……妈妈去讨教会种田的邻居,但凡有熟识的人,不会的不懂的就硬着头皮去问。甚至最开始因为地方习惯不同,妈妈老家大部分吃的都是猪肉鸡鸭肉比较多,在我们南方沿海地区海鲜比较多,口味也不同,更何况还不会煮,闹出了许多笑话。记得以前有一回爸爸买了海蜇皮,那时候海鲜虽然不算稀有,因为在农村还是相对比较好的菜,也很少买。我估计是打牌赢了钱的。(海蜇皮是用水泡发过的,洗洗加上调料就可以凉拌的)妈妈不懂就把它拿去放开水里煮了一遍,结果一碗的海蜇就变成了一丢丢。在饭桌上,爸爸就很生气,妈妈就很尴尬,在那儿干笑着,我们就莫名其妙的看着。不过煮饭这个东西大概需要天赋,我觉得妈妈煮了那么多年的菜,依然不怎么好吃,曾经也被我吐槽过,哈哈
因为妈妈读过书还有文化在农村还是比较难得的,那时候的书也比较少,小时候就看着爸妈都喜欢拿着书看着,爸爸妈妈常看的很厚一本的小说,是那时候比较少有的精神娱乐。小孩子总是很好奇,爸爸妈妈都在看什么呀,为什么看的时候居然发现看的时候居然发笑?现在我也超爱迷小说的。妈妈文化素养还是不错,这点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有文化见识自然也会高一些,比较明理能讲通道理。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我想妈妈不是这样内向的性格,对自己也不自信,在农村被困在自己有限的见识里,如果能走出去走远一点走高一点,也许会更好吧。每个孩子后面都有不一样的父母,像每一个人都过往都由千变万化,大多相似而不同的家庭元素组成,都说父母给我们传承的是他的认知和方法,觉察能力。
现在我长大了,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除了生存,也一直努力为自己过好一点的生活,改善自己的处境而奋斗。遇到自己需要的想要的就去学习,也许每次学习不一定都能够带来肉眼可见的收获,大都是积累下来逐渐量变质变,也许因缘巧合关联在一起了,认知的提升是自己的东西,不会变成别人的的。现目前大部分的学习都是比较被动,一般是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很少去学自己不需要的技能以外的东西,主要学习投入是在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认知上面。
困境会倒逼我们去改善,去学习,我们都是一样被生活推着一步一步走,所以很感谢我妈,很感谢,很感谢,很感谢积极影响帮助我的人,祝女性们伟大的女性们节日快乐,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