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我在初中的时候第一次读到这首词,喜欢它的音律和节奏,那时也只以为这是惯常的以女子口吻写的闺怨句子。后来才知道原来表面是一层,里头还有一层呢。
第一段写惜春。“更能消”三个字,一起头就带着比较强烈的情绪。春天都要匆匆离去了,还经得起多少风雨来摧残。爱惜春天,甚至都到了恨花开得太早的程度。因为花开意味着春来,早开早来,早来也就早去。更何况,眼前已是“落红无数”了。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恨”的情绪。所以有版本将此句中的“恨”另作“怕”字,我倒觉得不够妥帖。
到这一句为止产生了第一个呼应,“落红无数”应了前文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可以想象已经过一阵风雨了,才会使得落花无数,也激起了情绪。
随后的“春且住”可以看作是第二个呼应,呼应前面的“春又归去”。春天要走了,所以叫住它,让它停下来。
叫住它以后,就和它说,天涯芳草把你回去的路都遮住了(另有版本作“天涯芳草无归路”)。所以还是不要走了吧。
但是春天不说话,依然兀自离开了。伤春的人,也只好轻轻埋怨春的无言。“怨春不语”,是第三个对前文“见说道”的呼应。
亦恨自己留不住春天。算来算去,也只有屋檐下的蜘蛛一直在殷勤结网,终日黏住空中飞絮,也算努力的挽留吧。
所以第一段写得很精彩。一方面语句的层次脉络很清晰,另一方面遣词造句中有隐隐的沉郁和刚硬,在一众伤春句子里很是别致。
第二段里,很明显地就能看出意有所指。一开始引用的是汉武帝陈皇后千金买赋的典故(就是金屋藏娇故事里的陈阿娇)。辛弃疾用这个故事,来影射自己的怀才不遇。他和陆游一样,一生渴望抗金杀敌、收复河山,却一直被皇帝摆在无关紧要的闲职上,各地转徙,愈来愈远离战事。这让他心里非常失望、忿恨,感慨万千。他觉得自己就和陈皇后一样,被误佳期,为小人所嫉恨。就算有天大的才干,如陈皇后一般买到了司马相如的文章,又能怎么样呢?
“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这两句里有怨愤和怒气。而“脉脉此情谁诉”又有一股子悲凉和心酸,声调顿时柔下来。这番百感交集,正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论说“……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
后面的语调再一次趋向刚硬。“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是赤裸裸的果断的警告,对朝堂之上排挤、压制自己的那些跳梁小丑说,你们不要再猖狂耍乱了。再闹腾,也还是和杨玉环、赵飞燕一样不得善终的下场。
然后语气再次柔缓下来。“闲愁最苦”,四个字说尽心底荒凉。
愁时莫要倚高楼,看那一轮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登高望远,也只会愁上加愁。而更多的一层意思是,他在悲愁中望着昏昏斜阳烟柳,感觉到自己深爱的国家也正日薄西山,于是不免肝肠寸断了。
辛弃疾历来被归为豪放派,观其经历举止,也确实很有刚强勇猛之气。而这首《摸鱼儿》在柔和委婉中不失有力风骨,虽词风偏婉约,也依然让人为之一震。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