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说法是:我们花掉的钱不算花掉了,只不过是钱换成了另一种形式陪伴我们。很多人在这句话的鼓励下买买买,只是,这另一种形式是幸福还是负担?
例如双十一,清空购物车是幸福的,只不过在下个月面对高额的信用卡账单时就有可能只有负担了;买房子是幸福的,如果每个月都为房贷而担忧,那么房子带来的就是负担;
有一个说法是:一个人要有长远规划,要理性消费。然而对于一个总是深陷穷困状态的人来讲,生活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最大的理性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赶紧把到手的钱花掉。
例如生活中真正需要保险的人群其实是经济状况不稳定的人群,然而真正购买保险的往往都是经济状况良好的人群。
穆来纳森教授所著的《稀缺》这本书指出:贫穷的危害不仅是现实的困窘,它可能导致一种特定的心智模式,一种明显降低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精神气质。
穆来纳森教授对一群印度农民做了一个调查,他们想通过这个调查验证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长期陷入贫困状态,是否会导致其认知能力的下降?
印度有很多农民以种甘蔗为生,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田里辛勤劳作。只有到甘蔗卖出去之后,他们手里才会有点钱。
在一年的十二个月当中,他们只有一个月是比较富裕的,其余时间他们都处于不同程度的缺钱状态。
穆来纳森教授对这些人在不同时间段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了对比,发现了一个让他们很吃惊的现象。
这些农民在比较富裕的那段时间里,会考虑比较长远的事情,愿意去做那种即使不能马上得到回报,但却是重要、值得做的事情。这是通过个体行为进行纵向研究比较后得出的结论。
穆来纳森教授还横向对比了不同的家庭表现。他们发现,较为富裕农民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农民的田地,一眼就可以区别开来。因为前者清除杂草的概率和精耕细作的程度都比后者要高。
这看上去有些反常识,但是仔细一想也非常符合情理。
当一个人被贫困导致的各种烦心事缠绕的时候,往往就会表现得心灰意懒,对那些做了之后不能立即看到效果的事,往往毫无兴趣,甚至极为排斥。
简言之,内心的局促和慌乱,会使人的行为基本上都是短期行为。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在没有烦心事的时候,尤其是遇到高兴事、心里有富足感的时候,我们的精、气、神往往是很足的,此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的思维显明敏捷,行事明显利落,待人明显大方。内心的这种富足、丰沛、舒畅的体验会“同步”到现实世界,表现为实际的富足和顺畅。
相反,如果情绪慌乱,心思促狭,做事不会专注、缜密、有始有终,与别人打交道的态度也既不会认真,也不会投入。
这种状态会导致一系列现实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可以概括为一个字——穷。
当人深陷困窘状态时,其心智模式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其行为方式,从而导致他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诸多机会和资源,最终从整体上大大降低了其收益。
如何不让这种困窘影响到我们,那就得对自己的钱做出合理预算,齐克•戴维斯在《怎样做预算才能让你更幸福》这篇文章给我们解读了四种花钱的方式。
第一种,固定支出,指的是我们必须的生活开销,每个月、每年都要花的钱,例如水电费、生活费用等,这些是生活的基础,也是一个人能够幸福生活的基础。
一方面是必须留足这部分的预算,另一方面想办法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这部分的预算。
例如作者就把他的房子留出房间做了短租房,每个月的租金已经超过了他的房贷。
第二种,可变支出,指的是预料之外的突然消费,比如朋友结婚的份子钱,爸妈生病的住院费用。
这部分费用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有个苦涩调侃的说法是一场病就有可能让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回到解放前。
对于这部分支出的最优解就是要购买保险。
第三种,欲望型支出,指我们为了自身享乐而花的钱,例如每天要喝一杯星巴克咖啡等。
作者建议这部分费用能省则省,因为人有“享乐适应症”,即我们会很快习惯一些消费带来的快乐,到最后这些消费是没办法给我们带来每天的快乐。
第四种,需求性支出,指的是人们满足自身必要需求的花费,如买房、教育等。
这部分费用要控制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
作者指出,真正让我们幸福的花费是应该把钱花在可变欲望型支出上,这会大大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完成了工作计划给自己买一束鲜花等。
愿你我都因为花钱而变得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