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是最可贵的良知,评价学生应以真诚为标准。
现实的情况是,不少师生都将分数作为评价的标准。学习好的学生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可。这一标准虽有其合理性,但其危害性也大。
高分不会凭空而来,需要勤奋学习获得。勤奋的品性来自学生对教师和学习的真诚,而真诚又使这些学生变得更为优秀,谁不喜欢以诚相待而又高分的学生呢?以此角度看,教师甚至名校偏爱高分学生有其合理性。
但我们必须看到,高分的获得,离不开天分、缘分和勤奋三个因素。天分存在个体差异,缘分具有偶然性,而唯一可控的是由真诚生成的勤奋。高分学生往往同时具备三个因素,一个学生如果少了天分或缘分,尽管他拥有足够的真诚,具备勤奋品质,也不可能得到高分。如仅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强调不可控的天分和缘分的作用,自然会否定许多天分不够或缘分不佳而为人为学真诚的人。
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为人为学真诚,勤学好问,但由于天分不够或缘分不好,一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厌学的心理,丧失掉原有的真诚,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也有一些学生,他们天分高,有时缘分好,不很努力偶尔也能取得不错的分数,这让他们生出投机取巧的懒惰之心,难以养成真诚之心,学习成绩会时好时坏。如只以分数衡量,就会造成误判;如以真诚作为评价的标准,可让所有真诚而勤奋的学生都得到激励,与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相比会更为公平合理。
一个学生怎样才算得上真诚呢?教师可以从学习的各环节及日常的言行去考察。如课前的预习要充分,课堂听课要认真,课后作业要独立完成,有问题及时请教……这些由真诚生发而出的勤学行为,可作为判断具有真诚的表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这些行为的评价,让学生养成真诚的品性;学生也应诚意正心,明白成功要向内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