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来的传奇
———浆水面的来历
(一)
那个老者,七十有余。一头白发,神情温和的如同站在院墙的灰鸽。
准确的说,我应该叫他宋大爷。
之前,并不了解他或者说并不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与心历路程。
偶尔的一个夏夜,几个熟识的邻居坐在了一起。谈起一些前尘往事。我从这些往事中看到了宋大爷的青春岁月,也看到了回忆往事带给他的幸福与甜蜜。
都说,老人是社会的财富。采挖这些财富只需要带着耳朵去聆听。
那晚,那个意外的带着传奇色彩的故事就在夏虫的低吟中走近了我,走近了我的心田。
一个偶然的事件,却成就了一种敦煌历史上的美食。
(二)
古时候,在古沙洲城的郊外。一个小村子,有一户姜姓人家。
男人,叫姜二。从天水迁移过来的。勤劳朴实。
女人,叫水氏。人长的漂亮,茶饭好,还极贤惠。
他们的孩子,叫姜明,大约5、6岁的样子。
男耕女织,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
门前栽花,屋后种菜,小日子也过得悠哉悠哉。
不过,这个姜二,有个偏好, 就是爱吃汤面。汤面条或者汤面片。
而,水氏是敦煌人,爱吃拉条子。他们的孩子姜明,随了他的妈妈,也爱吃拉条子。
于是,平静的生活中,往往会因为吃什么而发生小小的“争吵”。但,看在孩子的面子上,姜二总会让步。他们吃拉条子的时候要多一些。毕竟,孩子是第一位的。饭后,只要给他留下足够的面汤,他也是满意的。于是,水氏就专门准备了一个陶罐来装面汤。
这天,正是苦夏最难熬的日子。忽然传来打仗的消息。且是隐隐约约能听到战鼓动地的声响。气氛骤然的紧张起来,大家相约去躲。躲在三危山莫高窟,等战乱结束,再回来。
于是收拾金银细软,带着粮食,套上驴车,一溜烟躲了。
大约五六天之后,听探子回报,说战争结束了,兵们撤走了。可以返回了。
回来之后,才发现,面目全非,一切全变了。
有的地方还有被烧的痕迹。鸡被宰了,院子里到处是鸡毛。屋子里显然被翻过。咒骂。怨恨。哀叹。之后,也只能暗自庆幸,没有什么,只要人是好的,这些身外之物,都不算什么。身逢乱世,活着就是奢侈。
东西还没有收拾利索。孩子姜明已然喊饿,几天的躲避生活,孩子也没有吃好。水氏只好先收拾锅灶,做饭。却发现,临跑前给丈夫留的面汤里奇怪的泡着几束芹菜。可能是是野猫干的,也可能是兵们干的。她低头闻了闻,有一股浓烈的酸味。貌似没有坏掉。但又不敢吃,怕小孩吃坏肚子。准备倒掉。姜二闻言走了过来,看了看,又闻了闻。说,外面的井里听说都有狗的尸体。哪里有干净的水?你就用这个汤做,烧开之后应该能喝。
无奈之际,水氏只好照做。在出锅前,还炝了点葱花。结果,味道异常的好,酸爽适口。小小的姜明也多吃了一碗。
奇迹都是偶尔孕育的。敦煌的舌尖上的美味浆水面就这样产生了。
因为这小两口,一个姓姜,一个姓水。由他们意外发现的面食,就被人们称作浆(姜)水面了。
(三)
后来,这种制作面食的方法被人们传开来。愈传愈远。工艺也在不断的得到改进。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了敦煌的十大名小吃之一。所谓:马爱青山鱼爱水,老百姓爱的是浆水。
而,夏日炎炎,能吃一碗凉爽的略带酸味的浆水面,是很惬意的事儿。如同久站的人得到了一把椅子,渴极的人得到了一杯清茶般舒服。向来爱吃浆水的我,却从不知道,在这碗面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曲折的故事。
那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在小区的那棵槐树下。这个传说的故事就这样捕获了我的心灵。虽略显单薄粗糙,也缺乏细节,但不也给大家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吗?说完故事的宋大爷神情明显有些兴奋。可能,猜测,他们也是愿意把一些老一辈口中流传的故事,讲给后人,讲给那些愿意坐下来,关闭手机,静静聆听的后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