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追思,就是通过联想或想象,将目光对准历史,把过去的人事物景拿来,为自己的写作提供纵向的已经成为陈旧的材料。就其内容,可以是自我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对他人行为的见闻,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景物。实际上,就是将过去的东西拿来为现实服务,为“我”的写作服务。但过去的东西已经消失,全靠我们通过大脑的能动作用去追思,去想象。回忆性的散文、小说等,多用这种想象方法。运用时,一般先从现实起笔,然后由一两句过渡,进入追思部分。过去的东西很多,不是任何内容都可以拿来,这就要加以选择,考虑哪些有用,哪些没有用,哪些起重点作用;其依据就是作品的主旨,或者是追思的意图。这种方法,追思得越充分、越遥远,内容就越丰富。这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想象作文方法。
这种方法在文中的运用,就其篇幅和形式来说,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完整性的逆向追思。它主要表现在内容和时间全部为历史的过去的,而且是比较完整,是某个人过去的一段经历、一次旅程、一回拼搏,也可以是历史的一幅画面、一种意境、一个特写镜头。这种内容,往往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或者是主体中的重要部分,文字和篇幅都是板块性的,一般为详写细述的对象。当然,在进入追思或结束联想时,要有适当的词句过渡,以显示逆向追思的阶段性和界限性。它的具体运用有两种类型,一是由近而远,即由昨天到前天到大前天;二是由远而近,即由大前天到前天再到昨天,例如。有一位贵州考生,在自己的试文《人生路上的脚印》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请看其中一段文字:
小学三年级之前,我一直是班长。那时,我天真无邪,整天帮助一些成绩差的同学学习,在他们的作业本上、试卷上留下了我的许多汗水。可我太凶,他们中的一些人非但不感谢我,还讨厌我。三年级的暑假,妈妈辅导我自学。开学时,经过考试,我直接进入了五年级。在小学高年级留下了我艰难的深深的脚印。进入中学以后,我的成绩很好,可体育总不能达标。经过一年多努力,到了初二下学期,体育才过了关,操场四周,留下了我练长跑的深深的脚印。
这段文字,是考生通过逆向追思的方法,回忆自己从小学到中学的成长经历,是由远而近的,从“小学三年级之前”,到“初二下学期”,跨度五六年时间,紧扣“脚印”,显示了“我”成长的足迹,顺序合理,阶段分明,经历清楚,给人以完整鲜明的印象。
二、灵活性的逆向追思。这种情况,追思的内容和时间虽然都是过去岁月的情景,但顺序不那么严格,不那么明畅,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特点体现得不明显,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有跳跃,也可以有倒置,根据内容需要,随时嵌入历史材料,因而板块性、完整性消失了,而灵活性、多变性则显示出来了。这种逆向追思,具有片断性、剪影性的特点,有时一两句话即可完成追思任务,运用起来,生动活泼、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很受读者的好评。这种方法,多见于散文作品。例如,秦牧的著名散文《土地》,就运用了这种方法。文章没有一个完整的中心事件,也没有一处板块性的追思,但追思的频率很高,涉及过去内容的时间就有十一个之多。它们分别是:2600多年前,古代中国,上一个世纪,几个世纪以来,明末,一百几十万年,到了近代,本世纪的20年代以来,几千年来,千百年前,这十几年来。这些逆向追思,将历史上涉及有关土地方面的人事和情景,不时而十分巧妙地嵌入相应的地方,表面看有点儿零乱,没有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其实,这是作者从内容角度考虑的,是一种匠心独运的结果。这篇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之所以体现得这么充分,与这种逆向追思想象方法的运用是密切相关的。
运用这种想象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明确逆向追思的目的,它是为写现实服务的,为主旨服务的,不能一进入追思,就忘了写作宗旨,漫无目的,任意驰骋,也就是说,想象要有度有节,始终不忘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二是追思时要运用适当的语句作过渡转换,使现实和历史很紧密地衔接起来。如“那是三年前的事了”、“我又想到”、“一百多年过去了”、“那已经成为历史”等。无论是开始追思还是收束追思,都要有这种类似的引渡,从而使行文顺畅自然,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