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映自然心
——读《瓦尔登湖》有感
育才中学初二(15)班 杨佳豪
反复回味《瓦尔登湖》中纯朴俊逸的文风,智慧清明的论述,我试图想象梭罗。他时而徜徉林间似一位诗人细腻多情,有时又静思不语如一个哲人神思飞扬。也许他只是天地间再平常不过的自然之子,怀揣着自然之心在世间禹禹独行。或许倦了,便来到澄澈纯净的瓦尔登湖稍稍休憩,不用多久,就继续坚定且充满希望地祈盼天明,再度前行。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长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瓦尔登湖历时两年的乡野生活。在这期间,他自给自足,包括自建小屋,耕种豆类,泛舟垂钓等。仅管从未刻意地去表现什么,但字里行间无不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敬畏、谦卑和赞美。自然于梭罗是一种灵魂的需求,他在其中理性地探索,也在感性地融合,从中吸取科学、艺术、哲学的营养,建构自己独立的思想。《博物人生》中的一段文字很好地评价了这类人文形式的博物学著作:“这类作品,既有科学意义也有文化意义,它们真实记录了个人与自然的对话。没有这种一对一的实在可感的情趣与境界,一切引申和高阶的阐释都是虚无。”
究竟是什么促使梭罗走近瓦尔登湖呢?也许是山野的呼唤与本心的追求和谐一致,又或许是为了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他渴求真理,而自然恰是其存在之家;他喜欢自由,寄情山水又是摆脱那个“躁动不安、神经紧张、熙熙攘攘、琐屑无聊的十九世纪”的可行之法。梭罗曾说过:“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是的,梭罗的隐居亦是自我救赎的过程,唯有在自然,他的灵魂才能保持足够的清醒。
当然当时美国的时代背景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19世纪受到欧洲工业革命影响,美国的工业高速发展。文中多次提及的铁路火车即是资本主义的象征。从中不难发现梭罗对现代文明和美国种种制度的不满,以犀利的笔触进行了有力抨击。我想他的无政府主义倾向源于其思想的超前和独立,从他因反对贩卖奴役而拒绝缴税,以至于被捕入狱可以看出。
内外原因的综合让梭罗的远行也显得自然。
虽然梭罗离群索居,但生活并不封闭,他依然默默关注着国家大事。他有时会去村子听听新闻或去城市演讲。这让我更加确信梭罗是在沉淀灵魂,而非消极避世。仅管反对当时的社会制度,但这并不妨碍他积极地生活,赋予其意义。最终离开瓦尔登湖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在《结束语》里写道:“一个人只要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指引的方向前进,努力去过心中想象的那种生活,那他就会获得在平常意想不到的成功。”梭罗就是这样向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前进的人,虽然鲜有人选择这条路。
是啊,我们为何要给自己的生活定下界限呢?重复机械的生活只会使我们身心疲惫,很多时候的迷茫其实都源于心灵深处潜意识的懦弱。适时地打破常规或许更有利于为灵魂注入活力。最好的就是亲近自然,从中体会快乐。
梭罗的《瓦尔登湖》激起我对生态意识的思索。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倡导以共生范式取代斗争范式。但西方文明“改造自然”的传播导致世界各地的模仿,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的污染触目惊心,乡村的消失令人扼腕叹息。恩格思早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如何用好现代科学这把双刃剑,控制好人类自身的野心是需要我们深思的。
《博物人生》中对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博物学给出了很好地建议。首先是改善对待自然的态度,从而“从精神上超越现代化”,具有博物情怀。然后去留意身边的自然,比如了解家乡环境,关注本土动植物等,这能缩短现代人与自然的距离。其中的思想与梭罗提倡的实践自由精神,回归本真自然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瓦尔登湖》最终还是表达了对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信心,正如他所说的:“唯有我们清醒的时候,天光才大亮”,意思是只有时时自省,保持灵魂的清醒和思想的敏锐,不浑浑噩噩地生活,才能尽可能摆脱现代文明的诅咒和物质的束缚,走向真理的光明之路。
我似乎渐渐理解了梭罗,他所追求的是生命的最本质真理,想表达的太多,又不知从何说起,因此他让自然在其中斡旋,将微妙的思想寓于其中。一切从自然中引申出的哲学思想则会以更亲近平和的姿态对话读者,显得不那么晦涩。梭罗追寻的是简单,又显得这般不简单!
瓦尔登湖倒映出梭罗伟大而平常的自然之心,也许他已化为瓦尔登湖的一部分,静默无声地警醒世人勿忘自然,教会我们如何诗意生活,清醒处世。在不如意时不去抱怨时运不济,在得意时不骄躁轻浮,学会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追寻各自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