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说说我自己
喜欢聊天,相熟的邻居说我在小区里“老少通吃”;
喜欢看书,读大学时因为经常盘腿坐在上铺看书被宿舍的姐妹封为“摩姑”;
喜欢码字,尤擅“长篇累牍”地抒情+煽情+矫情;
唯独不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我是什么样的人怎么可能由别人“觉得”呢?
于是从小讨厌算命先生,长大又对很多同龄人所津津乐道的星座不屑于顾。与其说我不信奉任何主义,不如说我不想被任何一种看法束缚。我有时甚至怀疑,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哪类人。
即便这样,现在的我还是很愿意被人称作“书语人”。哈哈,总算有了一点点身份认同感。
我和书语那点事
记不清与书语如何结缘了,因为家里有一定的藏书,也喜欢带娃们泡大大小小的书店和图书馆,关于买书淘书也比较了解自家孩子的口味,所以在书籍供应上没亏欠过孩子们什么,所以孩子们对书语小屋活动没有特别强的黏性,所以就这样维系着和书语不温不火的关系,前后零星地参加过儿童故事会,做过故事妈妈,做过小屋轮值长,带娃借书读书……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2017年10月29日,这一天我第一次参加了一场书语的成人读书会,有日记为证:
于是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读书可以不只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这是我之前根深蒂固的想法)。除开那些夜深人静时的掩卷深思,你还可以和更多人一起讨论,藉由更多人对一本书的看法来拓宽你对这本书的认知或者更坚定你自己原本的看法。
于是我开始有选择性地参与我喜欢的成人读书会,辗转于不同的小屋,追寻着同样喜欢一本书的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
参与几次之后,我又觉得在读书说书的同时,还可以记录下更多的想法,整理这些大大小小的想法的时候又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这本书,于是又开始主动报名做读书会的图文官。
从读书到论书再到整理输出,我与书语小编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只是当时的我未曾觉知而已。
我来书语做小编
依然记不清闯入书语做小编缘起何时何事,貌似凭着2018年暑假自己做英国游学推文的一点底子,就应承下书语小编的工作了。
可毕竟不是自己随手发个朋友圈,要把别人辛苦码的字编辑成文公之于众,还是要揣着十二分小心来做。
一头闯进来这才发现,书语是一个有组织没纪律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有专人催收素材,有专群发布认领编辑任务,有老编手把手带领小编,有总编审核把关,有节奏地发布发圈。。。唯独对编辑中的各种小失误亦或大事故没有惩罚没有责备,能补则补,不能补就不补呗,下次再接再厉。
渐渐的,我发现编辑工作不仅仅是选个模板——复制粘贴——插入图片就完事了。
我在后台慢慢品
一开始被分在小屋每周开放回顾组,负责收集各个小屋的图文回顾总结编辑成文。
原以为只要检查一下没有错别字和滥用标点符号,复制粘贴一下就完事了。可有时反复读过之后,又觉得可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编辑可以让一篇文章更值得阅读。
不由得想起叶圣陶先生讨论读书之道,我何尝不可以把这些汇总报告细细精读呢?
现在的书籍报刊都分段落,加标点,从著者方面说,在表达的明确上很有帮助;从读者方面说,阅读起来可以便捷不少。可是,练习精读。这样的本子反而把学者的注意力减轻了。既已分了段落,加了标点,就随便看下去,不再问为什么要这样分,这样点,这是人之常情。在这种常情里,恰恰错过了很重要的练习机会。若要不放过这个机会,惟有令学生用一种只有文字的本子去预习,在怎样分段、怎样标点上用一番心思。
于是开始尝试给文字重新分一下段落,从文中提炼出一个醒目的标题,图文和模板的搭配也不可小觑,怎样用一句话的封面语既恰当地概括全文又可以吸引大家点开阅读。。。
你看,编辑工作远不止素材提供者的图文堆砌,你慢慢品,细细读,当你把这篇不是自己写的文章经由自己的手“写”出来之后,你就开始很自豪地在大家争相转载的推文中看到那个署名为自己的小编了。
小编之于原创的那种感觉怎么说来着?恰如亲手把健康的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安全抱出的接生婆那般,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我为书语人的我代言
至今,我仍把自己与书语的结缘和在书语的历程定义为“独善其身”。
读我喜欢的书,码我想码的字,有共鸣的人就多探讨几句,但也不意味着我必须要认可你什么,阅书阅人阅己,当真是一个自由的国度。
我自认还没到“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但阅读带给我内心的那份平静,让我日渐沉淀出自己的模样。身边人或圈中友偶尔谈起读书写字为人处事,又不乏知音知己,如此足矣。
我为我代言,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