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爸爸妈妈说,报个好就业的专业。
上大学时,寝室里的人说,平时没必要上自习,考前两周再复习就行了。
工作后,七大姑八大姨说,那个公务员小伙子不错,赶紧把你们的事定下来吧。
结婚后,两边父母说,年纪不小了,赶紧要孩子,趁我们年轻还能帮你们带。
有孩子后,老公说,别上班了吧,在家好好照顾孩子,我养你们。
……
为什么不论做什么,都有人要替你“出谋划策”呢?
人生的分岔路口,到底是什么人、什么因素在影响、操控着我们呢?
1.受制于“问题”
某公司有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为了不把空盒子卖给顾客,他们请了一个高材生。高材生建立了一个科研小组,运用各种高科技,斥巨资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另一家企业也出现了这个问题,老板让员工想办法解决。员工买来一台电风扇,在生产线旁边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与陈俊生因为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上了法庭。在法庭上,陈俊生的律师多方面罗列例证,说罗子君及其家庭无法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罗子君的家人拍案而起大闹法庭,一时间罗子君处在了下风。论双方的经济实力和家庭环境,显然罗子君不是陈俊生的对手,儿子的抚养权岌岌可危。
这时,贺涵让人送来了过去一年陈俊生在公司出差加班的记录,起了关键性作用,罗子君很快反败为胜。
当我们被因为某个问题倍受困扰时,与其百思不得其解,不如换个角度,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呢?
2.受制于“一个人”
毕淑敏曾写过一篇文章,《谁是你的重要他人》,讲述的是她自己的故事。
小学时,她参加合唱团,被音乐老师当众指出唱歌跑调,将她从合唱团除名。后来,又因为没有合适个头的人补充她的位置,老师重新把她召了回来。但有一个条件,她站在队伍里只能对口型,不能发声。
老师斥责她时,竖起的手指给毕淑敏留下了深深的恐惧和阴影。从那之后的几十年里,她都再也没有唱过歌,连当众发言都能躲则躲。
其实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很容易被别人的言论影响。有的家长或是老师因为一时的言行不当,可能会给一个孩子的一生都造成巨大的阴影。即便是成年人,也会因为别人的看法,动摇原本的信念。
毕淑敏说,这位老师就是她的“重要他人”。但是她也说:
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把它变成金色的风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熟有力的双手把它粉碎。
当我把这一切想清楚之后,一个轻松畅快的我,从符咒之下解放了出来。从那一天开始,我可以唱歌了,也可以面对众人讲话而不胆战心惊了。
看,是不是跟我们的境遇都有相似之处?
我初中时被物理老师说“孺子不可教也”,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听到后哈哈大笑,我当时就哭了出来。
我只是理科差点,又不是一无是处。你说我不行,我偏要证明给你看,我到底行不行!
我逼着自己努力学习,顺利升入了高中。虽然高中的物理成绩依然差强人意,但也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受到了或多或少来自他人的“伤害”。但是别人是别人,真正决定我们到底能走多远的,是我们自己!
3.受制于“一群人”
大学时的形体课,我们学了一支舞蹈。和室友讨论时,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说在某段音乐时,应该是A动作。
可我明明记得是B动作啊!但我说出来后,大家都说我记错了。
我不信,于是我们打赌,输了的请对方吃冰激凌。
她们几个的课在上午,我的课在下午。中午回来之后,一个室友大声对我说:“你说错了!不是你说的那个动作!”其他几个也纷纷附和。
我有一瞬间的失神,难道真的是我记错了?不应该啊!
就这一瞬的失神被她捕捉到了,她拿出藏在背后的冰激凌,大笑道:“你也太不自信了吧!”
我记得没错!
我们常说人言可畏,三人成虎。但实际上,除了一些极端状况,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被其他一群人影响了原本的判断。集思广益固然是好,但还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主见,甚至酿下大错。
就像有的贪官说,别人都贪,我要是不贪点儿,别人会孤立我。
行为不端的丈夫面对妻子的责问,会辩解说,大家都是逢场作戏,我身在其中,也不好做异类。
仅仅是为了合群,就做一些不好的事,这个理由未免也太单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