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R VS 手语
新2的学习,有一个有趣又有挑战性的环节就是TPR。在与儿子的互动学习中,我觉得可以和手语来相互借鉴、学习。
手语(C)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的一定意思或词语,它是听力障碍还有无法言语的人(即聋哑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手的语言,它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手语带来的视觉效果是无声胜有声。
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简称,也被叫做直接式沟通教学法、完全生理反应理论等。TPR教学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阿士尔(Dr. James J. Asher)提出,其理论基础在于:人们在幼儿时期学习语言时是听说促进言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当通过听说获得的信息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幼儿就能自然地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了。
TPR带来的视觉效果是共鸣。将无声的世界带入有声的语言环境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教给孩子一些手语,可以更好地理解TPR教学中的肢体语言。这让我想起N年前曾在教会里学的一首歌,完全用手语演唱的“感恩的心”。至今记忆犹新。我把它植入到新2TPR的学习中,让儿子先用手语做一遍,再学习课程的TPR,会非常的顺利。儿子也会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妈妈的付出。
TPR全身反应教学法的优势是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以便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在游戏中学习、英语生活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教授的语言形式以祈使句为主,带动其它句型。主张以句子为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重视语言内容和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手语+TPR+简笔画,这是笨猫总结出的思维结构学新2TPR,亲爱的妈妈们,你们学会了吗?一起做起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