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咱们讲到甄士隐在梦里跟着一僧一道来到了太虚幻境。刚想跟过去的时候,突然一声惊雷,梦被惊醒,而他也全然不记得梦里的内容了。
醒来只看到奶妈抱着自己三岁的女儿走了过来,名字叫甄英莲。甄英莲,是红楼梦第一个出场的女子,谐音是真应该怜惜的意思,这个名字也暗示了英莲的悲剧命运。
甄士隐带着自己可爱的女儿出去转转,一路上一直在逗她开心。这么一个唯一的可爱的女儿,他肯定是视若珍宝的。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后面我们知道,这两个人其实就是甄士隐梦见的那两个带石头到凡间历劫的一僧一道的凡人化身。而他们到凡间是有任务在身的,这个僧人是专门渡女人的,道人呢则专门渡男人。而甄士隐怀里的英莲则是这个僧人想渡化的第一个女子。
甄士隐听到这个僧人大哭到:“你把这个祸害爹娘的孩子抱在怀里做什么,舍我罢!舍我罢!”甄士隐作为一个父亲听到这个话,心里肯定害怕得要命,觉得这个和尚脑子有病,赶紧把英莲抱进屋。
在这里,红楼梦第一首暗示人物命运的诗句马上就要出现了,我们称之为判词。第五回我们会看到,金陵的每一个女子都有一首判词来暗示她们将来的命运。
僧人对着甄士隐吟出了一首诗: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甄士隐老来得女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他当然是不可能送人的。脂砚斋在这首诗后面给出了一个批注:“为天下父母痴心一哭。”
自古以来,从来听到的都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走千里母担忧”,只有痴心的父母,少有痴心的儿女。纵然父母再疼爱,也不过是他们的痴心傻意罢了,因为子女早晚会离开。僧人早就参透,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的道理,所以让他尽快舍弃。那首诗所说的“笑你痴”其实不是讥笑而是一种无奈。
人的命运有时是上天注定的,这句话放在红楼梦里特别合适,尤其是这一些薄命之人,因为她们本身就是下世来经历红尘的痴男怨女。
我们知道,英莲后面会改名为香菱,所以菱花指的就是香菱。雪澌澌的雪,谐音薛,指的是以后英莲会和“呆霸王”薛蟠产生联系。雪澌澌的澌,是雪落下来的声音。菱花是夏天开的,雪冬天才会下,暗指英莲的生不逢时,以及嫁给薛蟠后会被休妻的悲惨命运。我们后面会看到,英莲是聚集风流、诗情、才华、美貌的绝佳女子,这样的一个女子遇到一个终日只会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一个“空”字写出了英莲命运的悲哀和无奈。
元宵佳节暗示英莲被人贩子拐走的时间线。起因是因为甄家的一个管家,霍启,在元宵节的晚上,带英莲出去看花灯,因为突然想上厕所,觉得不好意思,把英莲放在了一个台阶上,自己跑到别处去小便了,导致英莲被人贩子拐跑了。霍启的谐音,其实就是祸起萧墙的意思。女儿的失踪已经让甄士隐夫妇差点丢去了半条性命,每天都是以泪洗面。而诗的最后半句烟消火灭则暗指甄家会因为一场大火变得一无所有。果然后来一场意外的大火烧掉了甄士隐的全部身家,只留下了半条命,只能到他的岳父家寄人篱下,遭人白眼,天天混混度日。
很久之后的有一天,甄士隐没有任何事情做,像行尸走肉一样拄着一根拐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走,突然听到,有个疯疯癫癫的跛足道人,边走边唱,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诗,我高中读他的时候,其实也只是半知半解。可当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有了一些人生阅历之后,好像会慢慢知道它在写什么。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思考:“世人在身处红尘,赚的盆满钵满,或是子孙满堂,抑或是高朋满座的时候,总是深陷其中,当局者迷,迷失自我,难以看开。以为这一切都是真。但当你突然从荣华富贵、闲云野鹤的身份地位上倏的一声掉下来,沦为空空如也时,你才会想,以前所拥有的一切,到底是真还是假。”
曹雪芹很喜欢在以乐写悲,比如元宵佳节合家团圆之际,本是幸福的场景,无奈剧情急转而下,乐极生悲。意在突然给出当头棒喝,用力警醒世人。他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还是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当甄士隐听到这首好了歌的时候,心里好像突然顿悟,所以他马上对好了歌进行了一番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甄士隐的《好了歌注》是对《好了歌》所表达的思想进一步具体、生动的注解。满床笏的笏指的是古代君臣在朝廷上拜见皇帝时,手中拿的那个狭长板子,按品级的高低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子做成。满床笏指的是一个典故,说的是唐朝的郭子仪在六十大寿时,左右亲戚都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都拿着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了床头。笏满床是想表达家族显赫的一种盛况。
整首诗用通俗的话来翻译是:当年满床的笏板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落败的厅堂;歌舞场里杂草丛生,富丽堂皇的房檐上结满了蜘蛛网;年华易逝,青春稍纵,转眼之间红粉变白头;昨天还在依依不舍地送别旧人,今天又再次迎娶新人;金银满箱有何用,当身为乞丐时,人人唾弃,无人再敬仰你当年的风采;刚刚得知别人死于非命,哪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纵然父母教导有方,却在父母过世以后做了强盗;父母为女儿挑选好的出处,却没想到最后会流落到烟花之地;做官的总是不满足自己的欲望,结果却是锒铛入狱;昨天还是身穿破袄让人可怜,今天又嫌官小无威望。这个下台那个又登场,真是可笑而又荒唐。到头来,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
这首好了歌和好了歌的注解其实是曹雪芹在亲身目睹了一场家族由盛转衰的大变革之后呕心沥血写下来的,可以说这本书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以及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在这两首诗里。这两首诗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有暗示情节的作用。只是不熟悉后面章节的朋友很难理解罢了。后面的章节,我们会不断地提及这些诗句的用意。
两首诗听起来很是冷峭无情,不知怎么的,每次我读完,心中虽然不至于万念俱灰,但也体会到了世事无常、变幻莫测的凄凉。由于它整首不断进行对比,让人忽冷忽热,或喜或悲,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沧桑感。
人世间的情节就像一出出折子戏,轮回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有人来,常有人走。原来人生到头来其实是一场循环,我的家族虽然落败了,但还有那么多新贵粉墨登场。但这也是无法持久的,因为还有别人取代你,可笑至极,到最后空无所有,只是世人仍不醒悟罢了。
很多人都说这两首诗太过于消极,是在劝诫世人早点看破红尘,选择遗世而独立。也有人说,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小的时候,没有看过红楼梦,没有背过道德经。多看点韩剧,少思考人生,过一个不那么深刻的一生。所以才有那句,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在这里,我保持中立的态度。
其实想为作者辩解的是,他更想让我们学会的是一种处世态度,在经历大风大浪时可以宠辱不惊,获得金银满箱时可以不悲不喜,达到人生顶峰时可以不卑不亢。当你知道曹雪芹想要表达什么,你再来看红楼,再来看周遭的事情,你会满眼慈悲,无贫富贵贱,无生命差别。
所以蒋勋总说,《红楼梦》,你一定要当作佛教来读。
也许我的想法不够深刻,欢迎红学爱好者一起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