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李叫兽】的文章《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老师回答是因为人们处理信息的方式,看书的方式不同造成的。
书中关于如何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
2 .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
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来应该用什么知识。
解决方法是提前设想,形成自动触发。
3.尝试去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作者是因为无法容忍自相矛盾、模糊性和不清不明;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关于同样的问题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也有答案:
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融会贯通的本质,就是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建立“清晰、准确、必要的联系”的过程。也是让我们更聪明,让我们的操作系统变得更高级的过程。
方法:(1)增加可联系的节点数量,(2)主动增加连接,经常问:这个概念、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2.构思知识的多用途
商业模式: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例如写书,出专栏,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漫等,就是在构思知识的多种用途,把同一时间写得书通过不同途径出售多次。
3.“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是可怕的自证预言。很多重要的概念会伪装成“让你觉得和你没关系”的样子。
所以要有好奇心,先假定每个观念都和你有巨大的关系,再创造“代入感”,去琢磨、研究背后的原因。
我今天把两位李老师的文章做对比,也是在把学过的知识建立联系。
回顾我写过的18篇文章,里面都有《财富自由之路》的内容,我也做到了知识间的联系。把学到的概念,联系文章主题,用到实处。
再回看【李叫兽】这篇文章的思维结构:观点――理由123――分别用事实说明理由――总结
“结构化思维”简单来说,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某种结构,把它拆解成一个个你能解决的部分。
从无序到有序的思维过程。
结构化思维的三要素是:结论 、 理由 和 事实 。
这个正好能说明李叫兽这篇文章的结构。我认为可以把这种结构化思维,作为写这类文章的一种模式,也就是建立模型。我们建立的模型越多,做事情的效率越高。
什么叫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是数学思维里的概念。
原始人数水果就是在建立模型,先从水果身上发现了很多信息,比如大小、颜色、重量,但是原始人认为这些信息都不重要,把它们都忽略掉了,只抓住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水果的个数。然后,利用个数的信息建立了一个模型,叫做正整数。
然后再用这个模型,来解决现实问题,就是记住水果的个数;我们考试记分也是用的正整数模型;日历,时间等都是用到正整数模型。
本格推理故事,就是根据事情的结果去猜想事情的原因,这个过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
首先要收集和案件有关的信息,从中决定哪些信息重要,哪些可以忽略掉,然后根据重要的信息发现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我们要建立的模型。
推理小说最关键的地方,往往是杀人手法,故事的主人公利用信息,把几个有用线索连在一起,发现规律,还原一个关于犯罪过程的模型,再根据这个过程说:“符合这个过程的凶手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杀人犯。”
我们也可以利用模型,用来训练自己写作能力,比如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提炼洞察、总结输出这个写作模型。
利用建立模型,也可以用来解决遇到的难题:
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1)找到问题点
(2)明确希望达到的目标;
(3)明确可以利用的资源。
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就是把一个复杂问题拆解成:
(1)相互独立;
(2)完全穷尽;
(3)公式化(举例: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
试错,找到合适解决方案
第四步,总结问题。
为了留下经验。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有关“拆解”的学习、理解,与其相关联的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总结梳理,尽可能的做到不重不漏,希望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