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位朋友找我吐槽,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找一群同是在餐馆就餐的人帮着看一下东西,结果上千大洋的财物居然被人顺走了。朋友抱怨说,没想到现在的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我请朋友详细回忆了那天的经过。原来她带了一个大袋子,由于点餐时拿着托盘,不是很方便,她看到刚好有五六个人在吃饭,看起来好像彼此都认识的,于是叫他们帮忙看一下,没想到后来袋子就丢了。
我一边安慰着朋友,一边暗暗地想着如果当时她能指定一个人帮她看东西就好了。我朋友碰到的这种情况正好符合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责任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早在几十年前,美国的心理学家就在研究责任分散效应,并对一些社会现象做出了解释。典型的事件就是吉诺维斯案件。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一起恶性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遇歹徒杀害。案发地点在一个居民区前的街道上,三十分钟内有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呼救,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久,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连打电话报警的人都没有。这件事情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掀起了社会道德观的反思浪潮。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当时有很多目击者在场,才会使得他们会去观察其他目击者的反应,导致他们当时没有及早做出报警的反应。
责任分散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我们无法完全消除这种现象,但是如果知道它是属于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则可以避免糟糕情况的发生。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在公众场合下突发疾病或者遇到危险需要得到外界的援助,这个时候如果他身边没有认识的人,较好的做法是指定一个在场的人帮助他,而非只是在现场呼叫“救命”,从而让旁人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
再就是,遇到像上述我朋友那样的场景,需要请人协助她照看东西,这时候最好能指定一个人专门负责,避免责任由多人承担,造成法不责众的结果。
责任分散效应在日常的管理中也是时有发生的。比如说,管理者在下达工作任务的时候,如果将同一个工作任务交给几个人承担,对这几个人又没有明确的工作分工,遇上责任心不那么强员工,责任分散效应就很容易产生。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事先明确工作分工,确定负责人,这儿出了问题找谁,那儿出了问题找谁,这样每个人都能承担起相应的职责。
责任分散效应是一种人性的体现。我们永远都无法苛求别人做到怎么样,但我们能顺应人性做到最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