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林菩萨偈》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心和画师在画画时是一样的: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画师呈现在画上的风景各有不同,然而都是虚妄,并非实体。
人心和画师一般,它焦灼,它渴望,它的爱憎督促着我们顺着它给出的痕迹跌跌撞撞往前走。
这一程,不是现实中肉眼可见的真实山水,也不是轻而易举能迈过的一马平川,更多的是在路边若隐若现,时刻准备上来伏击的“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因为想要所以有动力去走,同样也会因为得不到而觉得无望,不满足而五阴炽盛,焦恼悲泣。
打个比方,就我自身而言,想要健康漂亮,也想要学业有成,安居在市里……可是后来这些全都没有实现,反而离规划越来越远。后来的我拖着并不漂亮的身体,带着未考上研的失意,在一个县城编制安了身。
考编这件事大多人都觉得很难,一次上岸更是幸运中的幸运,虽然我享受这份幸运,但是同样因为得到的太过容易,心中不满足。
这种跟理想中的落差像是山火熊熊燃起,时刻把我的心放在其中炙烤。在未上岗的每一天都在虚度光阴,因为找不到前行的动力。
如今是盛夏时节,把自己囚禁在心里的我从未发现过,窗外的花正在盛放,而青翠的树叶早已成荫,让经过的行人感受着阴凉发出舒爽的喟叹。
人间正在美好,我却闭上了眼,犹如经书中的盲暝之人。
不该,不该,太不该了!
当心中的想法转变之后,突然发现目前的境遇十分圆满,这就是传说中的境随心转。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