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理论,如果只把计划当作时间管理的话,这也太简单了。
你需要把计划、实施、总结、评估以及再次计划做成一个大的循环体系,这才是时间管理。
每天花费部分时间进行时间管理规划已经形成了习惯,这时的你开始
形成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不是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盲目地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所以一定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基本的时间管理评价标准。
比如做一次减脂塑身的活动,或者完成一项技能的训练,说好一口流利的英文等,这都是可以检验时间管理能力的标准,大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来进行时间管理,而不是人云亦云。
在时间管理中最著名,也被人了解最多的就是10000小时定律。
提到10000小时定律,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位著名人物。第一位就是10000小时定律的提出者,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他当年在研究专业的运动员和世界级的音乐家以及国际象棋大师的时候就得出了10000小时定律。10000小时定律在当时的情形下,并不是以管理学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教授认为如果想精修一项技能,
比如说艺术、体育,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当时教授就提出了一项疑问:每个人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从各自领域当中达到巅峰状态?艾利克森教授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10000个小时就是一个基本时间需求,他还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一个人花费了越多的时间进行精细化的练习,那么他就越可能做到更好,并且在这个领域当中达到顶级水平。
如果你想修炼到10000个小时,就需要不断地进行重复练习,练习越多,就越可能达到这个领域的顶峰。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要完美地掌握某项复杂的技能,就需要一遍又一遍艰苦的训练,而练习的时间必须达到一个最小的临界值,这个临界值就是10000小时。我们需要恪守这个真理,但是却发现很多时候生活并不买账,可能不尽如人意。
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开始投入10000小时定律的训练中,并且朝着目标一点点奋进,在偶尔遇到实践中的困难时,也是积极地调整学习进度,把控好整个学习计划。
很多人觉得除了将吃饭、睡觉、玩手机坚持了10000小时以上,他们的人生还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坚持10000小时的。在这里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是坚持。
我要告诉你的是,10000小时定律并不能只用时间作为标准进行衡量,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确定10000小时定律到底有没有用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你不能及时地修炼人生的硬本领。
练习职场硬本领,如果想达到精通,你只能通过10000小时法则来达到,无一例外,任何人想成为某一领域专家,都需要艰苦地付出,但是这种付出是有方法的。这就是大家觉得10000小时很难,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入手,或者是觉得自己浅尝辄止地练习过,但没有达到真正想要的样子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