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心智发育成长的过程,就是应对和整合各种各样焦虑的过程。面对不同的焦虑,我们的应对方式不尽相同。越是现实具体的焦虑,我们越容易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越是不可名状的焦虑,我们越是难以承受和排解。这些不可名状的焦虑,也可以称之为无意识的焦虑。面对无意识焦虑,我们是暴怒宕机拒绝承受的,还是隔离否认不去面对的,亦或是愿意保持观察和觉知的,也在一定程度标志着心智发育的不同阶段。在每一个当下时刻,我们越能识别自己是处在何种的焦虑当中,就越能对其进行观察和调节。
罗列一些无意识的焦虑,按照识别难易程度的排序,依次有 “失去客体”的焦虑、“失去客体爱”的焦虑、“吸干客体”的焦虑、“被客体惩罚”的焦虑、“独立性内疚”的焦虑、“被客体欲望吞没”的焦虑、“失去身份”的焦虑、“被湮灭”的焦虑等。
上述这些焦虑,都是我在咨询工作当中遇到的常见类型。总的来说,“失去客体”、“失去客体爱”的焦虑,都属于跟外部丧失有关的焦虑;“吸干客体”、“被客体惩罚”的焦虑,都属于与内部冲突有关的焦虑;“独立性内疚”、“被客体欲望吞没”的焦虑,都属于融合焦虑;而“失去身份”、“被湮灭”的焦虑,则是跟存在感相关的更为原始的焦虑。
今天主要讨论的是“被湮灭”的焦虑。
由于湮灭感是一个更为原始的、类似于自我被抹除掉的、更多发生在语言前期的感受,所以它不太容易被心智标注和识别,也因此难以被准确的描述和传达,就更谈不上把它整合进自我意识进行调节了。
在平日咨询工作当中,我经常会听到许多与湮灭感相关的情境描述。比如会听到类似以下陈述:
来访A:我极度害怕在关系中被冤枉、被曲解、被强加,遇到这样的情形,自己瞬间会变得怒不可遏,似乎只有把对方态度强行扭转过来,逼迫他看清楚我真正的想法,才能撤销掉被冒犯的感觉,平息自己的愤怒。
来访B:我不能允许自己被忽视。每当我的想法和感受被忽略、被遗漏、被搁置,或者明明对方听见了看到了,却对此不置可否,反应平平的时候,我就感觉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和无助。
来访C:明明事实摆在眼前,对方还嘴硬抵赖,死不承认的时候,就是我感觉极其炸裂的时候。好像只有对方认帐了,我才能变得平静。
来访D:我对别人的假装简直零容忍,无论是假装友善还假装优越,我都有一种恨不得想要去揭穿的冲动。我觉得这并不是来源于嫉妒的感觉,而是发自内心痛恨欺骗。如果他是真的优越,我可以去欣赏和羡慕。但事实根本不是那样,明明这些全是假的。
来访E: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粒灰尘一样毫无存在感,甚至连灰尘都不如。我发出的任何声音,表达出的任何诉求,都如同空气一般,对周围人产生不了任何作用力。有时候我会梦见自己像是活在平行时空中的透明幽灵,虽然有人群在身边来来往往,我看得见他们,但他们看不到我,也听不到我。我拼命朝他们呼喊,他们却毫无反应。
以上这些描述,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某一时刻,自我没有得到外界的响应和认证,自己的念头、判断、感觉、需求,甚至包括自己整个人,就像统统消失不见了。面对这些特殊时刻,我们会忍不住的想要提高声调,放大情绪,变得富有攻击性,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传达自己的立场。只有被对方听到了,采取了,认证了,自我才能得到稳固,这就让沟通变成了强行槙入,合作变成了控制。此刻的自我意识就像个幻影,必须得到外部的盖章证明,才能变成真实存在的了。这个自我消失的感觉,就是一种典型的湮灭的体验。
面对这些湮灭体验,我们的反应强度,通常与我们内部自我的稳定程度呈反比,它们通常由一些外界刺激所引发。但还有一些更为严重的情况,即使没有外界的刺激,自我也会感受到一种逐渐的消融感,失去真实感,这是一种难以耐受又无法言说的恐慌体验。为了摆脱这些糟糕的感受,人们会采用一些更本能的方式来自救,非自杀式的划伤自己、危险刺激项目的热衷、躁狂巨分贝音乐的沉浸、大面积的纹身、穿钉等,都是常见的试图把弥散的自我重新聚拢起来的方式。
通常来说,我们早年被回应的越及时准确,就越容易形成稳固的自我,并逐渐发展出自我支持的能力,来适应一些不被响应甚至被歪曲的时刻;反之,我们似乎就得依附于外界的态度,才能落实自己的感觉,从而维持自我的稳定。如此一来,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内部情绪调节能力受损,同时也会给外部人际关系带来不小的压力。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就只能跟自己的过往翻旧帐,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母婴关系,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一些存在感方面的议题需要去解决。婴儿虽然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喂养和关照,婴儿的早年生活的质量也很大程度依赖于母亲心智水平的高低,但现代研究也表明,不同的婴儿,也具有不同的先天气质差异,而这些差异,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这些反应也会相当考验母亲的内在稳定感,并刺激母亲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
早年经验虽不可改写,但我们的心智水平却可以通过学习,持续获得提升。外显的情绪,是我们内隐经验的传达。如果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变化保持更多的注意和观察,就能沿着情绪的路径找着内部的体验,并对这些内部的脆弱情感给予更多的识别、关照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