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第012讲丨歧视的作用和限制歧视的恶果
上一课讲歧视者都在承受着某些代价,这一课讲否定合理的歧视的代价。
你好,我们在前面两期讲了,由于存在稀缺性,我们必须作出选择,有选择就要有选择的标准,这时候就不得不歧视。歧视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更有意义的讨论是:
- 谁来歧视;
- 歧视的后果谁来承担;
- 凡是歧视就一定要付出代价。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用歧视的概念分析更复杂的现象。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两个:
第一,为什么有时候歧视是合理的;
第二,如果合理的歧视被政府禁止,会酿成什么样的恶果。1.东南亚华人的歧视故事
我们先看一个故事,为什么有时候歧视是合理的。
人们一般认为,凡是歧视别人的人,都是比较强势的人。但有一个经济学家指出,有时候情况并不是这样。这位经济学家说,中国人在美国本来是个弱势群体,但他们很喜欢歧视别人。在很多行业,比如赌博业、零售业、金融业,中国人就喜欢自己围成一个圈子,不跟外人玩。
我认识一位华人女经济学家,名字叫詹耐特·兰达( Janet Landa ),她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从小在马来西亚长大。她跟我说,她从小就发现当地有许多排华行动,当地人为什么排华呢?因为当地人觉得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排斥外国人。
她要解释这种现象。于是找到一个小橡胶园,她发现,这一带的橡胶园是由来自福建泉州和永春县的五大家族把持的。这五大家族分别姓陈、李、林、黄、严。这五大家族把持了这里的橡胶业。她发现中国人之所以强调儒家思想,是要用儒家思想来进行关系计算。这种关系计算是一种信用评级的办法。
东南亚的华人怎么进行信用评级呢?他们把人分成七等:
第一等,直系亲属,也就是近亲;
第二等,大家庭当中的远亲;
第三等,同族或者同姓的人;
第四等,同村的人;
第五等,同方言的人或者其他说本方言的中国人;
第六等,说其他方言的中国人;
第七等,非中国人,包括欧洲人、印度人,还有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土著等等。
他们把人分成七等以后,做生意的时候,每个等级的条款就不一样,贷款收取的利息也不一样。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他们是不是太狭隘了?我们要知道,狭隘是要付出代价的。你只跟中国人做生意,只跟同村人做生意,生意的范围不就减小了,赚的钱不就少了吗?2.歧视行为的效率含义
兰达通过分析告诉我们,其实闽南人做这种歧视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中国人生活在马来西亚,语言不通,寄人篱下,真发生借钱不还的情况,很难把别人告上法庭。中国人在那里没有关系,不通当地语言,也不懂他们的法律,可能他们的法律本身也不健全。这时候,正式的司法系统很难保护我们,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自我保护呢?就用这种距离的计算。
这种距离的计算,其实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办法。它不仅不会减少当地华人做生意的收益,反而能够增加他们的效益。这就是兰达所提出的同族中介理论。
这个理论的意义,是让我们脱离黑板经济学,不能简单地把人理解为单独的人,没有文化背景的人;不能把人们做生意的环境,简单地理解为有或者没有法律保障。
你要看到,所谓的保障其实是一个连续的光谱,当正式的法律体系不能保障人们做生意的利益的时候,就得利用其他形式的约束来保障。比方说,同村的人、同族的人、同是中国人,我们就有自己的道德约束,有自己的关系,有自己的声誉。这些都是用来保障我们生意信用的重要工具。
这个例子说的是,为什么歧视有时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存在即合理,这个理是客观世界的原理,不是人的观念中的理。如果看似不合理的歧视背后隐藏着不合理的诱因,若不分青红皂白地扳正它,歧视者反而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越来越觉得事情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了。在微博留言中,对不合理事情的建议很多都是这种扭转表面歧视的思路,可惜这些建议能够在键盘层次伸张正义而已,而解决问题依靠的是认真仔细的调查研究。
3.平权运动,一场反歧视运动
我再讲另外一个例子:如果政府禁止了本身合理的歧视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都知道,十年前美国经历了一次“次贷危机”。2000年前后,美国房价一直攀升,直到2006年房价开始掉头向下。2006年第四季度,人们停止还房贷的情况越来越普遍。2008年,出现次贷危机,联邦政府和中央银行都出面干预。
大家会问,怎么会有这样的次贷危机?美国房地产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泡沫?房价为什么忽然会下跌那么多?
有人说,因为资本家贪婪。可是,资本家从来都是贪婪的,贪婪,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次贷危机。
也有人说,这是金融创新犯的错。有各种各样的资产和债务,被银行打包卖来卖去,链条太长,出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
但是,银行家从来都是精明而审慎的,在别的行业里面,怎么就没有商人,把东西包来包去,最后卖个好价钱糊弄别人呢?
这两个说法都没说到点子上。真正的原因是这样的:
历史上,美国人的购房率一向都比较低,其中一个原因是银行家非常的审慎,不轻易放贷,所以大多数的美国人是买不起房的。而美国从1960年开始,就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目的是希望矫正社会上不公正的现象,支持所谓的弱势群体,鼓励他们买房。
1991年,美国商业银行放贷的数据被公开化,大家可以拿这个数据来做研究。这时候就有人发现,能够拿到贷款的人多数是白人,而那些少数族裔,那些弱势群体,他们拿到贷款的可能性比白人低很多。
这时候,有很多记者,就经常拿这个数据库来说事、曝新闻,这些新闻能成为他们报纸很好的卖点。大家觉得,商业银行有特别强的歧视弱势群体的倾向。
我们知道,商业银行迫于竞争,是不会随便歧视弱势群体的。凡是歧视就要付代价。如果你真的还得起房贷,而银行不给你借钱,这就是银行的损失。所以在竞争之下,银行是不会随便歧视弱势群体的。
如果它歧视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进行区别对待,那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大众不相信这个。
到了1992年,联邦储备局波士顿分行发布了一份所谓的科学统计报告,声称:我们不需要再做任何研究了,经过非常严密的计算,美国的商业银行肯定是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歧视。
这份报告出来以后,虽然有专业人士指出,这份报告做得很烂、数据处理不及格。但是大众不听这个,整个社会就掀起了一股要对弱势群体发放更多贷款的运动。为了让弱势群体拿到更多贷款,商业银行就得降低他们的放贷标准。
美国政治正确的烂事肯定还有更多。有时候我们区别对待一些人只是因为这些人在客观上确实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实施歧视的人只是通过歧视行为挽回了自己的损失,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有权这么做。如果为了让大家在感情上觉得舒服而强制他们不歧视,造成的损失也应该由强制者承担,因为歧视者的权利被剥夺了,应该补偿。
4.政府威逼利诱反歧视,酿造次贷危机恶果
商业银行是自私自利的,不会随便放松放贷条件,承担它不应该承担的风险。政府的办法,是威逼加利诱,双管齐下。
所谓的威逼,政府规定:你如果歧视别人,歧视弱势群体,我们查出来了,就要兴起集体诉讼,罚你很多很多的钱。
所谓的利诱,就是让有政府背景的两家房地产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去收购商业银行的房贷合同,也就是让政府来承担所有放贷的风险。
这时候商业银行看懂了,他们已经没有风险,无论怎么放贷,最后都有政府兜着。既然政府要送礼,他们当然乐于接受了。
这时候他们就改变观念,不再对借款买房的人进行严格审查,相反,他们鼓励大家来借款。其中有一家叫Countrywide的银行,对借款人的审查放得最松,于是业务做得最大,而借款人对他们的满意度也最高。他们不再审核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相反,他们请明星拍视频,有人来借钱,就给他们播放这视频,教他们怎么样才能顺利通过借款申请,借到钱以后怎么开开心心成为业主。
当所有银行都这么做的时候,房地产市场当然会有一段繁荣的时间。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在花自己的钱,每个人都在花别人的钱。但一向审慎的银行知道,这些债务是有毒的,所以他们把这些债务包来包去、卖来卖去,就像击鼓传花,只是不知道谁最后捡到这个有毒的资产。
他们还相信一点,就是所谓的“大而不能倒”——你欠债越多,影响就越广,政府就越不会让你倒,所以他们就毫无顾忌地这么做下去。
最后的结果,就是次贷危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银行家实施合理的区别对待的时候,如果政府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强迫他们扭曲区别对待的标准,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今天这个故事,是很有启发性的。每当讲起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多人就说:这是市场失败,这是资本主义的失败。很少有人明白,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政府强迫商业银行改变区别对待贷款申请人的标准造成的。这不是市场失败,而是政府失败。课堂小结
在现实中,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是有效率的。如果出于政治原因,政府逼着商业银行改变歧视标准的话,就有可能酿成恶果。
歧视是客观中性的,对待歧视现象要深入研究根本原因。改变歧视现象,要从代价角度着手,要提高不合理歧视行为的代价,要解决根本问题,来降低不进行合理歧视的代价,那么合理歧视也会消失。
课后思考
你能不能举一个歧视的例子,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歧视不合理,但你却觉得它是合理的?
高赞回答
广陵龙
傍晚下班高峰期,出租车对乘客的拒载,这大概是在大城市很多人都有过的歧视经历,通常打车,一般都是司机先让你上车,再问你的去向,但是在傍晚五六点钟,你拦下出租车,司机都会先问你要去哪,一旦听说去主城区核心区,司机都会摆摆手说去不了,然后驾车离去,司机对乘客乘车方向的区别对待,是因为去道路拥挤的区域所付出的时间成本要远远高于他出!后来滴滴打车推出加价活动,把时间成本通过价格来体现,反而可以打到车在高峰期去闹市区,但是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加价是对不加价乘客的歧视,所以要禁止软件加价,而导致的后果,乘客依然在高峰期打不到车去道路拥挤的地方!